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介入扩张治疗与肾盂成形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o_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介入扩张治疗与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病人30例,均经过彩超、静脉肾盂造影等明确诊断。介入扩张治疗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2.1岁,8例是开放式肾盂成形术后再狭窄,1例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狭窄,再行肾下盏输尿管吻合术后仍有吻合口处狭窄,1例为双肾多发结石行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左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及双侧输尿管中段狭窄;再次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23.3岁,均是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再狭窄。介入扩张治疗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进行,首先经膀胱镜将5F导丝及5FH1导管置入输尿管内,转移至DSA手术室,取仰卧位,拔除5F导丝,沿导管造影见远端通过狭窄段,沿导管置入加强导丝,退出导管,经加强导丝引入10.2F或12F引流管,狭窄严重者沿加强导丝行球囊扩张术,扩开狭窄段再置入引流管,使引流管远端盘曲于肾盂内,下段位于膀胱内。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在全麻下进行,取健侧卧位,腰部垫高,12肋下斜形口,充分暴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距肾实质1.5cm处环形剪裁肾盂壁,并切除狭窄段输尿管,输尿管断端成形且与肾盂残端最低位呈斜形对应,后用5-0可吸收线间断吻合肾盂输尿管并留置5-6F号双J管,使吻合口呈漏斗状。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手术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介入扩张治疗组手术时间(66.5±16.5)min、术后住院时间(8.4±2.4)d、术中平均出血量7.5ml明显优于开放肾盂成形组的(188.0±26.1)min、(16.5±3.8)d、252.3ml(p<0.05;p<0.05;p<0.05);但是拔管时间(78.4±14.2)d与开放肾盂成形组(61.5±5.0)d相比较晚(P<0.05)。介入治疗组术后胃肠道平均恢复时间4.8h、术后镇痛药物平均应用量5.0mg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的37.4h、80.Omg,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介入治疗组与开放手术组肾积水改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6)。介入治疗组血尿1例,膀胱刺激征1例。开放手术组切口愈合不良3例,血尿5例,尿漏4例,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并发术侧下腹钝痛者5例。两组患者术后每3月复查彩超及每6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介入治疗组4例(40%)治愈,6例(60%)好转;开放手术组5例(25%)治愈,7例(35%)好转,8例(40%)无效。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部分选择病例介入扩张治疗的手术效果可达到开放手术水平,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组,但支架管拔除较晚。介入扩张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恢复快、损伤小的治疗方法,对于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再狭窄的病人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介绍了我国煤矿瓦斯检测现状,通过分析各类瓦斯检测仪器的性能,指出催化燃烧式瓦斯检测仪器良好的综合性能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智能瓦斯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结合
通过环保传播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和消费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实行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目前环保传播的实际绩效却较低。如何提高环保传播
<正>确定起火点,最有力的手段是熟练掌握着火模式。火从着火处开始,经过生长,传播到扑灭而形成了火的模式。
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迅猛发展,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发表意见、宣泄情绪、参与讨论和表达诉求已经成为广大网民司空见惯的方式和渠道。本文剖析了自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规律和
自我一致理论对企业影响消费者行为有着重要意义,而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自我一致认知结果,却鲜少关注认知过程。本研究采用2×2组间设计,检测消费者自我一致认知过程中巴纳姆
本文以"问题奶粉"事件为例,研究了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个城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程度和消费信心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的消费者因"问题奶粉"事件而遭受最大打击,其
笔者以牛津8A Unit 2 School Life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经历为案例,通过问题分析和教学改进,探讨了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设计的有效策略。单元复习课设计应明确教学目标,围绕课程主线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德国卫生体制及其改革的缺陷与失败,并非宣扬中国应该如何向德国学习,而是真诚地希望,通过揭露问题,使得相同的错误,在中国可以避免。
学习压力过大、学法方法不当等因素容易造成小学生产生学习疲劳。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之有效,教师需要采取得当的教学手段,设计信息丰富的教学课堂,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