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连配体调控的Keggin型杂多钨酸盐基锰簇的合成及磁性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多酸基过渡金属簇合物在催化、药学、磁学、电化学和光化学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过渡金属的配位模式灵活,反应条件的细微变化就会导致整个体系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装,很难实现定向合成。针对上述问题,选择配位能力较强的无机磷酸和有机膦酸作为桥联配体,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过渡金属簇合物结构和理化性质特别是磁性的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多酸基锰簇,选择三缺位的Keggin型杂多钨酸盐与具有混合价态的十二核锰簇作为前驱体,利用桥氧、磷酸/二磷酸根、α,ω-烷基二膦酸(H4Ln)和均苯三膦酸(H6BTP),实现了锰簇的可控组装,设计合成出九例结构新颖的Keggin型杂多钨酸盐基锰簇。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性测量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通过对化合物合成方法、分子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桥连配体对结构和磁性的影响。利用Keggin型硅钨酸盐在水溶液中可以进行一定程度转化的特点,将三种来自不同反应体系且具有不同锰簇的单体和二聚体,通过桥氧组装成一例六聚体(Me2NH2)25Na12[Mn2ⅡMn9Ⅲ(OH)8(H2O)2(A-SiW9O34)4(A-SiW10O37)2]·68H2O(1)。其多阴离子中四个单体均为MnⅡ/Ⅲ填充在硅钨酸盐缺位上形成的完整的Keggin型结构,而S型二聚体则在单体、抗衡阳离子和水分子的协同作用下保持稳定,突破了溶剂、温度、pH值等反应条件的限制。在低温下,单体中锰簇内(JⅢ–Ⅲ=-3.23和-3.97cm-1,JⅢ–Ⅱ=-6.73 cm-1)和锰簇间(z J=-0.06 cm-1)的反铁磁性导致XT值在整个温度范围持续下降。将桥连配体从简单离子扩展到无机磷酸和多聚磷酸盐,首先合成出一例三缺位Keggin型磷钨酸盐基{Mn3ⅢMnⅣO3}(Mn4)单体,(Me2NH2)5[Mn3ⅢMnⅣO3(OAc)3(B-PW9O34)]·8H2O(2)。虽然{Mn4}在低温下的基态自旋值仍然是9/2,但是由于中心杂原子四面体和{Mn4}的连接方式不同,即三个MnⅢ的Jahn–Teller轴在A型中近乎平行,而在B型中相交于一点,对{Mn4}中键长和键角的影响,导致锰簇内相互作用强弱(JⅢ–Ⅲ=8.36 cm-1,JⅢ–Ⅳ=-25.82 cm-1)发生改变。然后在单体的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磷酸根,合成一例四聚体(Me2NH2)14Na10[(Mn3ⅢMnⅣO3)4(PO4)4(OAc)4(B-PW9O34)4]·24H2O(3)。四个{Mn4}通过磷酸根连接后,在低温下,每个{Mn4}的基态自旋值仍然保持9/2(JⅢ–Ⅲ=8.53和9.08 cm-1,JⅢ–Ⅳ=-25.84和-23.07 cm-1)。继续引入二磷酸根,为了保证膦酸基团上的P–O键全部配位,{Mn4}单体在水溶液中转化为{Mn2Ⅲ(OH)}(Mn2)单体,形成一例六聚体Cs25Na9[(Mn3ⅢMnⅣO3)2Mn8Ⅲ(OH)4(P2O7)2(PO4)2(B-PW9O34)2(B-PW10O37)4]·60H2O(4)。磷酸根和二磷酸根可以作为模板,诱导化合物2–4之间结构相互转化。将桥连配体由无机磷酸向有机膦酸扩展,根据无机磷酸配体的配位模式,引入具有不同链长的柔性膦酸配体H4Ln。为了调控分子结构,利用烷基链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形的特点,保证两端膦酸基团的距离恒定去连接相同的锰簇单体,合成出两例结构相似的四聚体(Me2NH2)14Na8[(B-PW9O34)2(A-PW10O37)2MnⅢ10Mn2ⅣO6(OH)2(OAc)2(L4)2]·26H2O(5)和(Me2NH2)20Na2[(B-PW9O34)2(A-PW10O37)2MnⅢ10Mn2ⅣO6(OH)2(OAc)2(L5)2]·30H2O(6)。H4L4和H4L5的引入仍然保持{Mn4}(S=9/2)和{Mn2}(S=0)锰簇内磁相互作用不变,但是让锰簇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进而将分子的基态自旋值从S=9(化合物5)变为单线态(化合物6)。继续引入H4L6,由于烷基链的变形程度有限且大幅度变形所需能量较高,合成出一例八聚体Rb29Na15[(A-PW9O34)8MnⅢ20(OH)8(H2O)8(L6)6]·92H2O(7)。将桥连配体由柔性膦酸向刚性膦酸扩展,在膦酸-多酸杂化体系中引入均H6BTP,仅通过改变温度,就可以诱导杂化体系形成不同构型的四聚体:四面体(Me2NH2)21Na7[MnⅢ12(OH)12(A-SiW9O34)4(BTP)2]·57H2O(8)和平面型(Me2NH2)24Na8[MnⅢ10Cl O3(OH)3(A-SiW9O34)(A-SiW10O37)3(BTP)2]·27H2O(9)。不同于H4Ln中烷基链可以发生变形,H6BTP中苯环的刚性导致膦酸基团连接的方向固定,虽然具有相似的{Mn4}和{Mn2}单体,但是在形成四聚体时,两种单体的组成比例却不相同,分别为2:2(化合物5)和1:3(化合物9)。由膦酸配体不同造成的结构差异,也让两者在低温下具有截然不同的磁学行为:在2 K时的χMT值分别为50.67和8.08 emu·K/mol。
其他文献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负极材料的容量对提高电池的容量有较大贡献。硅基负极具有与石墨相似的脱锂电位,同时拥有3600-4200 m Ah g-1(Li15Si4,Li22Si5)的容量,可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300%),导致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不稳定,颗粒破碎、粉化,继而失去电接触,最终导致电极
低温等离子体在众多工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等离子体的研究方法却十分有限,实验方法的投入与消耗巨大,且无法观察到微观等离子体的行为;数值模拟的方法成本较低,但是高效的流体模型对微观等离子体依然无法观测,而能精确自洽的得到全部微观与宏观等离子体行为的粒子模型却耗时巨大、效率低下,无法胜任大尺度等离子体物理或工程问题的模拟任务。粒子模型效率低耗时长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基本都是采用了显格式的质点网
锂离子电池是电脑、手机、电动工具、储能、汽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储能工具,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其重量和体积能量密度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且其易燃易爆的有机电解液也使锂离子电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金属锂负极是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的终极目标,其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电极电势,使其近年来再次成为研究热点。为改善金属锂负极因锂枝晶、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循环寿命短
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
超级电容器由于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已在储能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超级电容器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进一步应用前景。开发具有高容量新型的电极材料、组装高输出电压的混合超级电容器是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主要途径。钴(Co)基电极材料具有高的理论容量、制备方法简易、多种价态等优点,已经成为超级电容器中最具有应用潜力的电极材料。然而,钴基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较差的
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海上石油钻井设备、港口起重、盾构机等战略性产业,并逐渐成为影响其性能和产业价值的关键技术。因此,研究高精度、强稳定性、强鲁棒性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转速和定子电阻同步辨识、低速发电运行稳定性和定子电流零频穿越等方面出发,展开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在低速轻载工况运行时,传统
研究物种间的捕食关系,有助于准确预测和估计捕食者和食饵的种群数量,这对于有害种群的防治以及濒危动物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几类具时滞捕食者-食饵模型的动力学性质,如常值稳态解的局部稳定性、余维二分支的存在性及分支性质等,其中余维二分支包括双Hopf分支、Turing-Hopf分支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一类带有同类相食的时滞扩散捕食者-食饵系统,其线性化系统的特征方程在参数临界点上
等离子体是一个复杂的多粒子系统,电磁波在等离子体的传输过程中会有很多具有研究意义的现象发生。近些年来,很多领域都涉及到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为了等离子体、电磁传输领域的热点问题。在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电子起到了主要作用,而电子能量分布函数(Electron energy distribution function-EEDF)是描述等离子体的重要物理参量,它
随着当今世界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科技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电磁波进入到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电磁污染和电磁干扰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防治过量的电磁辐射,研究者致力于研发新型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本论文旨在探究分级结构的构筑和化学组分的调控对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具有特殊分级结构的三维花状Ni微球(FNMs)、杨梅状Ni@C微球、碳纳米管包裹Ni@C微球(NC@NCNTs)和多腔室碳微
晚期垃圾渗滤液因其高氨氮、低可生化性以及成分复杂的水质特性,给渗滤液的生物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开发高效且节能的晚期渗滤液生物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具有低耗、高效等特性,能够实现晚期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然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反应底物NO2-难以稳定获取,且理论上出水中有11%的TN以NO3-的形式存在,使得出水难以达标。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从厌氧氨氧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