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栓法大鼠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模型的构建及再通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ct_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线栓法构建大鼠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模型目的:通过线栓法构建一种新型CVST模型,验证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对CVST病程的发生、发展和相关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84只SD大鼠按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假手术(sham)组:42只;闭塞组:42只。本研究参照MCAO模型的设计原理,经SSS由前向后插入自制线栓构建SSS血栓形成模型。大鼠的SSS直径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根据多次测量SSS得出的数据制作线栓(总长度约lcm,直径约1.2mm)。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评估插栓前后脑表面血流变化,MRA追踪监测术后脑血管形态和血流改变,并结合大体表现和镜下观察进一步评估血管形态,应用HE染色观察CVST后的病理改变。结果:该部分通过线栓堵塞SSS,全部成功构建大鼠CVST模型。插入线栓后SSS内血流基本消失,SSS旁BV及毛细血管内血流较插栓前明显下降。术后SSS处于持续闭塞状态,但直窦内血流增加。在术后第7天可见SSS旁脑组织出现新生小血管,并于14天时数量增加;镜下观察见脑表面静脉淤血扩张、走行迂曲,静脉间建立吻合通路。结论:线栓法构建SSS血栓形成模型操作简单,创伤性小,稳定性好,使缺血时间和缺血部位精确可控,可以验证CVST继发的侧支循环情况。第二部分 大鼠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再通后的血流变化研究目的:观察CVST大鼠闭塞的SSS再通后的血流变化及相关病理生理改变。方法:将42只线栓式CVST大鼠,按不同检测方法进行随机化分组,行HE染色(16只),大体观察(16只),散斑仪监测(4只),MRI监测(6只)。于SSS阻塞后6h行拔栓处理,模拟临床中的机械碎栓,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评估再通前后脑表面血流变化,MRA追踪监测再通后脑血管形态和血流改变,并结合大体表现和镜下观察进一步评估血管形态,应用HE染色观察再通后大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SD大鼠拔栓后,全部SSS和部分BV内血流发生改善,但未立即完全恢复。伴随时间推移,SSS再通率逐渐上升,但到达一定程度后即保持平稳。拔栓后,MCA分支和脑表面CAP的血流较SSS堵塞前增加。直窦内血流无明显变化,脑表面血管无明显扩张。大脑组织的HE染色未见明显水肿改变,未发现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坏死。结论:SSS的闭塞再通可显著加快疾病的恢复,且这一过程不伴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于CVST患者,早期机械碎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第三部分大鼠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继发脑组织损伤观察目的:探讨大鼠SSS血栓形成后继发脑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将183只大鼠按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sham组:61只;闭塞组:61只;再通组:61只。应用7.0T的磁共振扫描,T2WI和DWI序列追踪观察大鼠CVST后的脑水肿改变,并量化ADC值,进而对脑水肿类型进行判别。应用透射电镜观察BBB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并通过ELISA检测claudin-5和ZO-1的表达变化和血清中的浓度变化。结果:在CVST后,水肿的范围和程度均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轻。ADC值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但无显著性改变,仅在术后第3天明显下降。DWI于闭塞后第3天出现局部高信号影,而后自行消退,T2WI无明显异常改变。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于第3天部分裂开,claudin-5表达水平于此时明显降低,血清中claudin-5浓度在第3天达到最高,于第7天后逐渐恢复。血管内皮细胞间ZO-1表达和血清ZO-1浓度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再通组的大鼠没有出现明显的脑水肿改变,且未发生紧密连接破坏,血清中claudin-5和ZO-1浓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SSS血栓形成模型主要表现为大脑的轻度血管源性水肿,并在早期伴发可逆的细胞毒性水肿。BBB于早期发生破坏,而后逐渐恢复,血清中claudin-5浓度变化趋势在时程上同步于血管源性水肿和BBB破坏。尽快地解除静脉窦闭塞,可显著加快疾病恢复,并减轻脑水肿、BBB破坏等损伤。
其他文献
人工诱导裂缝(如水力裂缝)及流体与岩石先存裂缝体系的相互作用是多种工程条件下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先存的摩擦界面(无内聚力)与人工诱导裂缝的相
书面纠正性反馈一直以来是许多研究者和理论家讨论的热点话题,最近许多研究者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上面。鉴于此,本研究以语言分析能力和修正性反馈为理论基础,以定量研究为研究方法,通过回答三个问题来探讨语言分析能力对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的影响。三个研究问题具体如下:1.个体的语言分析能力是否会影响书面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2.个体的语言分析能力对各类反馈(直接书面修正性反馈和元语言解释)的影响是否
目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W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是目前用于治疗小于2 cm的马蹄肾结石的2种主要微创方法。我们旨在系统性比较SWL和FURS在治疗小于2cm的马蹄肾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在Embase,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文献数据库中进行了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1日。纳入标准为所有报告SWL与FURS比较的研究。而无两种手术方式比较的研究被排
国俗词语是汉语中最具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一类词汇,它反映了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特点,具有明显的汉民族文化特点。国俗词语与一般词语的不同之处在于,国俗词语几乎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语,尤其是具有象征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征喻词语,这类词语除了具有其本身的实物意义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这类词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也是对中华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
由韩礼德所提出的衔接理论给翻译研究者以很大启迪。本文从衔接理论的视角探讨《诗经》英译文比较问题。论文选择理雅各和许渊冲两个英译本作为具体的研究语料,以衔接手段重复、指代、省略和连接为切入点,重点讨论《关雎》、《采葛》、《静女》等在这两个译本中的呈现方式,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剖析由此引致的译文表达的重点与重现诗歌含义程度的差异。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衔接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原文表达的再现或缺失在
在城市电网建设中,与架空输电线路相比,电力电缆因其有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价值,增强城市电网的传输能力和可靠性,美化城市环境等优势,逐步取代架空线路成为城市电网的主体。
目的:Bmal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钟基因,而生物节律紊乱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但生物钟基因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Bmal1敲除(Bmal1-/-)
传统煤炭工业对环境的污染长期以来为人诟病,推广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是必然之势。准东煤具有燃烧温度较低、燃尽率较高、污染元素(如重金属等)含量低以及开采成本低廉等优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者通常并发全身性疼痛综合症,然而涉及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HIV-1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HIV-1 Tat全长结构中有一个关键的螺旋结构,已知含有螺旋结构的蛋白可以通过调控钠通道参与致痛机制。因此本文假设Tat螺旋结构样多肽参与HIV-1患者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SD大鼠足底中心注射HIV-1 Tat螺旋结构所在的(4
未完成感一直是具象变现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的一项。它关乎了观察中的场域与物的不断流变。绘画中感受与表达的不断变换。审美前理解和审美补全的介入也让作品不断变完整。在这些变化中,作为创作者随着时间变化个人经验变化在写生绘画中让作品更加的“完整”和审美主体和展览主体也一同参与这个“完成”,一起共同完成作品,而作品本质上对于所描绘之物与空间的“真”的本质其实都是未完成的。而这些“未完成”部分的分析我将借用王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