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ng_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与文化的关系及影响科技创新的文化因素近年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技创新文化研究不是研究科技创新本身,而是理解、把握科技创新的一种独特视角,一种思考方式,是对科技创新的进化、特征和功能进行文化思考的结果,是将科技创新的“内部的”社会学和“外部的”社会学在文化的框架下的统一。综观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史,任何科技创新都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科技创新活动都打上了它所处的特有的文化时空的烙印。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积累的结果,科技创新有其社会物质文化的源泉,有其社会精神文化的基础。文化对科技创新实践的作用机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按照科技的社会建构论认为,科技创新发展根植于特定社会情境,科技创新的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决定。文化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对科技创新尤其是对科技创新主体的价值观同样起到“建构”的作用。其次,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建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就是文化对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渗透与影响。文化思想通过影响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科技创新题目的选择、科技创新方法的设计以及科技创新成果的理论解释等渠道,渗入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再次,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建构”,还表现在文化影响着科技创新模式的选择。文化对科技创新作用的具体表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使科技创新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使科技创新实践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合适的文化对科技创新起到正面激励作用,反之则对创新起扼杀作用;文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起到“综合性”作用。文化价值观念影响创新主体的思想方式、价值取向、创新意识等等来对科技创新的实施发生潜在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形的与内在的,但同时也是深刻的并更带有广泛性。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实践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相适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因素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为了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合理的社会关系;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教育文化,实行教育创新,为创新实践提供更适宜的人才。
其他文献
明光市地处皖东,在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但同时也属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易旱易涝,近年来,政府为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特别是设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其中中小型物流企业占据绝大部分。这些大量涌现的中小物流企业同样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小物流企业呈现出“小、少
自1998年我国住房完成商品化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开始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边裂是热轧钢带生产中较为常见的边部缺陷,常以批量出现。边裂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钢带产品的质量,而且还会连带地引起生产设备的损坏,造成生产产量的下降,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
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和后起的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在经济波动的同时,位于OECD中的这些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规律类似的房地产周期波动。在房地
中国的尊老养老习俗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对村落养老习俗的小范围深入调查,以老年人类学为理论视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透析生活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本文以中国孝文化为切入点,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履行职能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也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和公共财政职能的一
信息生态学是人们从生态学的角度、以系统论的思维重新审视信息环境的产物,是信息科学与生态学相互交叉而出现的全新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生态系统,强调人和信息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各行业间竞争相对更加激烈。产业竞争力作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多的成为决定某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
油画写生与创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一对概念,本文从二者的区别出发展开讨论,分别论述了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如何在绘画实践中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