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热组合有别于同纬度其它地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该地区对于土壤环境磁学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磁性矿物的响应。本研究选取中国南亚热带作为研究区域,以东部潮州市为起点,向西南直到徐闻县,在广东沿海系统地采集15个海拔相近、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的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2个剖面属于南亚热带,3个剖面属于边缘热带。对采集的所有土壤样品进行详细的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热组合有别于同纬度其它地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该地区对于土壤环境磁学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磁性矿物的响应。本研究选取中国南亚热带作为研究区域,以东部潮州市为起点,向西南直到徐闻县,在广东沿海系统地采集15个海拔相近、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的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2个剖面属于南亚热带,3个剖面属于边缘热带。对采集的所有土壤样品进行详细的常温磁学测量,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高温磁学测量,并结合色度、漫反射光谱和基于X荧光光谱的铁元素含量分析,初步探讨南亚热带地区土壤剖面的磁性特征,进而分析不同剖面间磁性差异的主导因素,并对次生磁性矿物针铁矿和赤铁矿含量变化进行判定,寻找南亚热带可靠的气候代用指标。通过本文研究,对南亚热带土壤的磁性特征及其气候意义有了以下认识:(1)研究区内不同土壤剖面中的磁性矿物种类、含量和颗粒大小以及成土过程中磁性矿物转化具有很大差别。总体而言,南亚热带土壤中主要亚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反铁磁性矿物为赤铁矿和针铁矿,部分剖面中还含有大量顺磁性矿物和少量纤铁矿。无论土壤剖面发育于火成岩风化壳,还是发育于沉积岩风化壳,均可按磁化率(χ)随深度自下而上变化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增城剖面因不是地带性土壤剖面,其发育强度未与气候达成平衡所以将其排除):磁化率升高型和磁化率降低型。南亚热带地区土壤中涉及强磁性矿物的转化至少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1)含铁硅酸盐矿物或赤铁矿、针铁矿转化为细粒的次生强磁性矿物;2)粗粒的原生强磁性矿物溶解或转化为弱磁性矿物。这两个过程可以很好地解释大部分剖面磁化率随深度的变化:磁化率升高型剖面由过程1)主导,磁化率降低型剖面由过程2)主导。边缘热带的3个土壤剖面均属于磁化率升高型剖面。此外,高湿环境条件下,细粒亚铁强磁性矿物转化为针铁矿甚至纤铁矿是恩平剖面中上部磁化率下降的机制。(2)研究区内15个土壤剖面的铁元素含量并非磁化率升高的限制因素,且母质层磁性差异较大。整体而言,发育于强磁性母岩风化壳之上的土壤剖面,剖面磁性往往在成土过程中有所下降;而发育于弱磁性母岩风化壳之上的土壤剖面,大多数剖面磁性从底部到顶部呈增强趋势。母质通常通过控制土壤剖面本底磁性强弱来直接造成磁性差异。此外,受母质的影响,反映磁性矿物含量的磁化率(χ)、饱和等温剩磁(SIRM)以及反映磁颗粒相对含量的百分比频率磁化率(χfd%)、非磁滞磁化率/磁化率(χARM/χ)等磁学参数不能作为该区域的气候代用指标。因此母质是南亚热带土壤剖面磁性差异的主导因素之一。(3)在对14个土壤剖面(不包括增城剖面)的色度研究中发现,磁化率降低型剖面母质层的赤铁矿含量总是低于淀积层,而磁化率升高型剖面母质层的赤铁矿含量最高,其次是淀积层,淋溶层赤铁矿含量最低。漫反射光谱的测量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规律。通过对14个土壤剖面淋溶层和淀积层色度参数与漫反射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研究中发现,南亚热带和边缘热带土壤剖面的红度(a*)与575 nm处峰高、黄度/红度(b*/a*)与435 nm处峰高/575 nm处峰高均呈良好的正相关,而黄度(b*)与435 nm处峰高则相关性较差,表明a*和b*/a*能准确地反映南亚热带和边缘热带土壤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相对含量,b*则不能反映该区域针铁矿含量。(4)在南亚热带与边缘热带地区,次生成因的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及比例主要受控制于气候条件,而与原始铁元素含量、赋存形式及磁性矿物本底含量、转化等因素均无关。赤铁矿的含量主要受气候因子中的降水量影响,其含量随着降水量的升高而降低。而针铁矿的含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而与温度呈反相关。无论是色度参数中的b*/a*还是漫反射光谱参数中的435 nm处峰高/575 nm处峰高,均与降水量相关性显著,因此次生磁性矿物针铁矿与赤铁矿的比值可作为南亚热带与边缘热带地区敏感的降水指标。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的时代要求使得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这都对现今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更高层次思维能力的人才,也即拥有良好的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问题求解能力以及科学决策能力的人才.因此,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本学位论文
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ascular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作为治疗鲜红斑痣和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利用光敏剂、光和氧的相互作用,产生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1O2)以损伤细胞,造成细胞坏死或凋亡,进而达到治疗效果。~1O2产量与激光功率、血氧饱和度和光敏剂剂量密切相关,直接决定着V-PDT的最终疗效,因此,对V-PDT过程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导的碱性金属离子电池是其主要的电化学动力源,其相应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包含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热安全性等。然而,目前广泛作为负极材料的石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产学界亟需开发高性能负极材料。特别是,基于转化反应储电机制的高容量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得到广泛关注;但其在循环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体积效应以及电导欠佳的窘境
相变材料是通过吸热与放热的过程来储存与释放能量的一种环境友好材料,主要是通过热能的储存与温度调节来实现热管理与节能的目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纺织、余热回收、智能电子设备热管理、建筑热管理及航天航空等领域。聚乙二醇(PEG)由于具有较宽的相转变温度、较高的相变潜热、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低的蒸汽压、无毒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最常见的固-液相变材料。然而,PEG较低的导热系数降低了能源储存效率及
一氧化二氮(N2O)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的重要温室气体(GHG)之一。沿海水库生态系统由于滞留了大量的外源氮,被认为是微生物N转换的活跃场所。然而,有关沿海水库N2O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福州文武砂水库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8年11月(枯水期)、2019年3月(平水期)和6月(丰水期)进行高分辨率野外采样,测定了表层水体环境因子和N2O溶存浓度,并通过薄边界层扩散模型法估
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是肝外胆管细胞癌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早期症状隐匿,预后较差。随着患癌的人数逐年上升,治疗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方法呈现多样化,其中手术切除肿瘤是其治愈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可以延长生存期。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医生往往特别关注肿瘤的边缘部分,因为肿瘤是否被彻底切除不仅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而且也是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治愈的必要条件。肿瘤完全被切除是指达到根治性R0切除,即显微镜下无残留的癌细胞。多
近年来,环境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方向是重金属污染与微塑料污染等问题。微塑料易和重金属共同对浮游植物产生毒害。浮游植物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对碳浓缩机制(carbon concentrating mechanism,CCM)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是水生或海域生态系统响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角色。目前,关于微塑料和/或重金属对浮游植物微藻毒理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选取绿藻门中常见的蛋白核小球藻(
本论文使用羟基磷灰石(HAp)从血清中吸附剥离白蛋白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开发一种用于无创,非标记癌症筛查新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均匀的形如绒球状,粒径大约为4-5μm的HAp纳米颗粒,基于HAp纳米粒子吸附和体外释放牛血清白蛋白(BSA)并且结合SERS检测的方法,以及HAp方法可以达到对于蛋白的定量分析,该方法证明了HAp对于蛋白的吸附
能源消耗的增加和全球变暖的挑战推动了清洁能源研发的热潮。氢能具有零碳排放、高转化效率和可循环等优势,是替代化石燃料的候选者之一。电解水是一种通过施加一定电压将水分解成O2和H2的清洁生产过程。包括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然而OER是一个四电子耦合反应,其反应过电位高,能量转化效率低,是电解水制氢技术升级的瓶颈。高性能阳极催化剂的设计是实现高效水分解的重要步骤。贵金属铱(Ir)-和钌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一系列酒精性慢性肝脏病变的总称。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是ALD的最早期阶段,其典型的特征为脂肪(主要为三酰甘油)大量蓄积在肝细胞内。AFL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很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