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性交通友好性综合评价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s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行交通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的理念。在当今大城市交通拥堵加剧、资源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城市在发展快速交通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慢行交通友好性以促进低碳出行,从而提高城市低碳水平。   1.本文首先从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定位、特征及发展意义等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总结了国内外慢行交通发展实践概况,分析国内慢行交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慢行交通“碳足迹”分析验证慢行交通的低碳环保水平,充分说明发展完善慢行交通系统的必要性。据此提出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的内涵,得出慢行交通、友好性慢行交通、低碳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   2.接着根据慢行交通友好性的内涵和“四以”原则,提出慢行交通友好性的评价准则并细化出各个要素指标,建立慢行交通友好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特征,分为模糊评价指标和精确值评价指标两种,进行基于DEA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评价,建立了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评价模型。   3.最后对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阐述北京市慢行交通的发展现状,根据本人对北京市若干个路段的慢行交通进行实地考察及调研,选定北京市3个路段的慢行交通作为评价对象对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得出3个路段慢行交通所处的友好性等级水平,根据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友好性水平的措施建议。   论文的研究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对城市低碳理念的深化,对今后城市慢行交通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稻田土壤作为我国的特色耕作土壤,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阐明稻田土壤的固碳机理对于发展水稻增产、CO_2减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密闭系统同位素连续标记示踪法,研究了同化碳在土壤物理组分(团聚体、轻重组、团聚体内粗细颗粒和矿物结合态颗粒)中的分配特征,评价了其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贡献,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种植和未种植水稻的土壤培养80d后,土壤的各级团聚体、轻重组、团聚体内粗细颗粒
单面焊双面成型是一种高效优质的焊接技术,不仅节省焊接材料,还能省去背面清根的工序,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陶质衬垫CO2
有研究表明,与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的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至今为止,科学家未能找出碳汇(sink)与碳源(source)不能平衡的原因,即存在一定的遗失汇(国际术语常称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满足人们对能源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太阳能的利用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水系统、暖房等属于太阳能的直接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等属于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还相当低。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人们对太阳能器件表面减反膜的研究与应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减反膜的性能得到显著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