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行交通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的理念。在当今大城市交通拥堵加剧、资源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城市在发展快速交通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慢行交通友好性以促进低碳出行,从而提高城市低碳水平。
1.本文首先从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定位、特征及发展意义等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总结了国内外慢行交通发展实践概况,分析国内慢行交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慢行交通“碳足迹”分析验证慢行交通的低碳环保水平,充分说明发展完善慢行交通系统的必要性。据此提出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的内涵,得出慢行交通、友好性慢行交通、低碳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
2.接着根据慢行交通友好性的内涵和“四以”原则,提出慢行交通友好性的评价准则并细化出各个要素指标,建立慢行交通友好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特征,分为模糊评价指标和精确值评价指标两种,进行基于DEA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评价,建立了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评价模型。
3.最后对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阐述北京市慢行交通的发展现状,根据本人对北京市若干个路段的慢行交通进行实地考察及调研,选定北京市3个路段的慢行交通作为评价对象对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得出3个路段慢行交通所处的友好性等级水平,根据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友好性水平的措施建议。
论文的研究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对城市低碳理念的深化,对今后城市慢行交通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