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20世纪政府融资体系改革、分税制改革,并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融资平台大规模兴起,承担着城市建设的主要职能。但在2014年,国发43号文提出《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一时间收紧融资平台的传言满城风起。2017年,财政部、发改委、司法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再次强调了地方债务风险,警告了政府违规举债的行为。诚然,我国政府性融资平台对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百姓生活意义重大,在交通系统、市政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发展太过迅速,制度建设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地方政府积聚了一定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在组织结构上,本文被分成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主要对国内外地方融资平台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风险和其他学者的对策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并对委托代理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综述。第三部分是地方融资平台现状及风险分析,主要是平台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风险分类。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B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并对其财务报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从政策,财务和银行信贷风险入手,分析其风险。第五部分提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研究的方向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借鉴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利用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融资平台的风险评价体系,并从实际出发对案例公司进行评价,制定符合融资平台的风险防控措施,并从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平台自身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从根本上解决风险隐患。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研究,进而对其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判断,进而能够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在对风险对策进行分析论证时,本文选取了B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分析法、案例调研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其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风险评价体系,从政府、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三个方面和层次对其进行多维度的分解。针对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应该加强事前项目审核、对存量贷款实施分类管理、贷后管理和核查和建立多元化的融资结构相结合;地方政府应该建立融资责任制,规范平台运营机制,并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制从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该首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然后建立风险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