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机器人操控方法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作为一种常见的人体神经信号,能够反映出肌肉本身的收缩强弱、不同动作下的运动状态和疲劳程度等丰富信息。本文以sEMG作为控制输入建立机器人操控系统,研究sEMG在提高人机系统操作性能和效率的具体可能性。本文首先对sEMG的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选取4名被试开展四肢动作肌电实验,通过研究比较多种不同sEMG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人体不同关节肌肉动作和放松状态的在线识别分类算法。随后,以上述算法为基础,本文实现了对人体组合模式运动的肌电信号在线检测方法,并利用多自由度双足机器人NAO构建人机操控实验平台,设计能够全面反映机器人动作能力的复杂任务,通过合理的组合模式策略完成机器人的在线实时控制,并能有效的完成目标任务。为了进一步研究基于sEMG的机器人行走控制,本文对人体步态信息与表面肌电信号之间的统计关联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人体下肢肌肉s EMG信号的步频检测方法,该方法从人体行走时下肢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TA)和腓肠肌外侧(Gastronomies Lateral,GL)两块肌肉表面采集sEMG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和选取合适的阈值进行峰值检测,以识别人体行走时的步数实现对人体步频信息的检测,同时还对步长信息进行一定的估算。经过对4名被试的在线步频检测实验的处理分析,所有被试综合的步频检测平均误差为1.7%,检测效果比较理想,准确率高,可靠性强。经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实现了通过对人体动作sEMG信号的监测、分析和识别,将识别结果作为NAO机器人动作执行指令的控制信息,完成了利用sEMG对机器人的实时控制。被试在线实验交互控制NAO机器人和后续基于sEMG的步态信息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s EMG信号可以快速、准确、有效的反映人体运动状态,很好的展示了sEMG信号在神经科学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利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2辆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和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CDPF)与否的国Ⅲ重型柴油货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2辆改造重型柴油车的C
非线性系统控制的研究是控制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业生产过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具有严重的非线性
随着嵌入式处理器能力的提高和应用程序功能的复杂化,迫使应用程序必然需要划分为多个重要性不同的任务,在各个任务间优化地分配CPU时间和系统资源,同时还要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
采用Ti/PbO2阳极电解3种典型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与盐酸环丙沙星)废水,通过优化pH值、电解质浓度条件,分析3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降解过程和产物.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量成倍地增长。单纯靠提高服务器硬件的性能,如提高服务器CPU的速度、扩大内存容量、引入高性能磁盘阵列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态势感知是无人机系统实现自主性的基础,而全面准确的态势要素提取是实现无人机态势感知的关键,其中目标要素的提取又是关键。随着计算机视觉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Bioelectrical Impedance Measuring Technology)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阻抗、导纳、介电常数等),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
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科技发展的一个热点,作为个人通信系统主角的移动通信系统也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发展得十分迅速。将无线定位技术、数字地理信息和移动通信技术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