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是推动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与预判政策效果是城市低碳交通政策决策中一个关键的研究需求。但是,城市低碳交通政策的效果依赖于居民的响应行为,亦即需要通过政策改变交通系统相关因素来影响居民的行为与选择,当居民响应行为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够实现交通系统碳排放的降低。因此,评价低碳交通政策碳减排效果的基础是分析低碳交通政策影响下居民的响应行为。本论文旨在研究城市低碳交通政策影响下居民的响应行为,并基于此对低碳交通政策的碳减排效果进行量化评价。本研究选取处于国内城市发展前列的北京作为研究的标本,以三项具有大规模低碳发展潜力、符合中国城市现实情况与发展方向的城市低碳交通政策(公共交通改善政策、公共自行车普及政策和电动汽车推广政策)为研究内容,建立了以微观模拟模型为核心的城市低碳交通政策效果评价方法学,评价了公共交通改善政策、公共自行车政策、电动汽车推广政策的碳减排效果。研究发现,公共交通改善、公共自行车普及、机动车碳排放因子降低与电动汽车推广政策综合作用下,能够在2025年相对于2015年减少北京日常出行碳排放43%(不确定性范围为32%55%)。基于模型结果以及公开统计数据推算得到的北京日常出行交通碳排放1000万吨/年计算,意味着这四项政策综合作用能够减排二氧化碳430万吨/年(不确定性范围320550万吨CO2/年)。多项政策综合作用下的减排幅度小于单项政策减排幅度的加和。公共交通改善与公共自行车政策联合实施,能够减少日常出行碳排放24%。与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相比,公共交通改善与公共自行车普及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就能实现有效减排的低碳交通政策措施。在电动汽车推广方面,通过综合加强电动汽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能够发挥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使电动汽车推广尽快跨过S型扩散曲线的初始平台期,2025年电动私家车数量可达到104万辆,占私家车总量的比例为18.4%,比基准情景高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