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血清胆碱酯酶(CHE)联合测定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检测我院8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和60例对照组的PA、TBA、CHE及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PA、ALB与TBIL在肝硬化Child-PughA、B、C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A在Child-PughA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ALB在Child-PughA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其中15例患者中9例PA下降而ALB则全部正常。TBA在肝硬化Child-PughC级组与对照组及Child-PughA级、B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B级与A级间、A级与对照组间无差异。CHE在肝硬化Child-PughC级与对照组及Child-PughA、B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PA、ALB、TBIL、CHE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TBA无显著性差异,其中输过白蛋白的患者中治疗前后PA、ALB有显著性差异(P<0.01),70例未输过白蛋白的患者中治疗前后PA有显著性差异,而ALB无差异。
结论:
血清PA与ALB相比,可以在肝硬化早期更快速评价肝脏合成功能,并能更准确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恢复情况,血清CHE也有类似的作用。在肝硬化早、中期TBA反映肝脏代谢能力的程度不如TBIL敏感,只在晚期提示肝脏代谢功能的进一步下降。因此我们为了更全面准确的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进行判断,在临床工作中联合检测血清PA、TBA、CHE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