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记文献是一座史料宝库,其中之宝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利用。笔记中不仅保留了若干真实的历史资料,内容还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理应受到人们,尤其是语言研究者的重视,并作为重要的语料加以开发和利用。然而在这些笔记中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与清代钱大昕的《十架斋养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以《容斋随笔》与《十驾斋养新录》这两部代表宋清两代笔记文献最高成就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对比与阐释。论文分为五章,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状况、创新之处、选题意义这五个方面。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作者与成书”。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论述了洪迈的生平与其《容斋随笔》的创作及版本情况;第二小节论述了钱大昕的生平与其《十驾斋养新录》的创作及版本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洪迈《容斋随笔》的训诂学内容。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论述了《容斋随笔》中的对语词的研究状况,分为名物词与俗语词研究两个部分;第二小节主要论述了《容斋随笔》中对典章制度的研究。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的训诂学内容,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论述了钱氏在该书中对《说文》的研究,包括《说文》体例的阐发与应用以及说文引经两部分;第二小节主要论述了钱氏对《尔雅》的研究,包括对其作者的考证以及文字的考释两部分;第三小节主要论述了钱氏在该书中记载的其他内容,包括对音韵学的研究,对经学的研究,对方志学与金石学的研究三部分。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两书训诂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包括解释词语、探究音韵、总结避讳义例、记录典章制度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