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文化定位及饮酒现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武汉市大学生饮酒现状,分析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与文化定位的关系,探讨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大学生的不良饮酒行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问卷采用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酒精和药物滥用防治中心设计并修订的大学生文化定位量表为主要内容,对地处武汉市的8所高校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239份。采用CMH-χ2检验进行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并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239份。调查对象中有男生637人(51.41%),女生602人(48.59%),男女比例近1:1;以19岁~24岁年龄段为主,占88.46%;以本科生为主,占86.68%;武汉市大学生饮酒行为普遍,近一年内曾饮酒率为74.76%,近一个月内饮酒率为43.49%,但以偶尔饮酒和低频度饮酒为主。不同性别、年龄、年级、院校的饮酒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年龄、年级、院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倾向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西方文化倾向综合得分在性别、年级、院校分布上并未发现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年级、院校的大学生对性别歧视观点的认同度不同(P<0.05)。大学生饮酒行为受到性别、年龄、院校类别及文化定位的影响。就“饮酒频度”而言,女性(以男性为对照OR=0.45)、高年级的学生(OR=1.27)、工科院校的学生(OR=1.89)及有性别歧视观点和喜好时髦打扮的大学生发生饮酒行为或高频度饮酒行为的可能性更高,而注重孝道、服从长辈权威,集体主义明显的学生传统文化倾向性强的采取饮酒行为或高频度饮酒行为的可能性较小。研究结论武汉市大学生饮酒行为普遍,但过度饮酒行为尚不严重;传统文化往往对饮酒行为产生保护作用,减少过度饮酒风险,而西方文化、性别歧视观点同大学生较高频率的饮酒行为相关。为此,高校应展开校内健康计划,组织饮酒的健康宣教活动,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引导大学生选择有利于身心的行为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