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浦寺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桑达乡境内,由阿底峡的弟子俄勒必西绕建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桑浦寺在藏传佛教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它成为藏传佛教文化的中心,不同派别的高僧学者都不远千里前往桑浦寺进一步深造佛学知识。最重要的是,桑浦寺在藏传佛教因明学的开创和传播中具有独特地位,并且把它推向了更高的层次。现今藏传佛教个寺院所采取的辩论方式就源自桑浦寺。辩经是藏传佛教教学方法中相当独特的一环,在藏传佛教中若想成为佛学家,必须具备善讲、雄辩、著书三个条件,所以在寺院修习的过程中,辩论是必修之课。辩经有一定的原则和逻辑,而不是愤怒之下的争执。它要求辩论双方语言流畅,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言之有据,符合逻辑,从而通过反复辩论,达到深刻理解佛教玄妙义理的目的,增进思辨,精进学修,通达显乘,融会贯通等意义。要想研究和探讨藏传佛教的辩经制度,就必须要研究桑浦寺的兴衰过程及原因。调查和研究藏传佛教历史中重要的寺院有助于我们对藏族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这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也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有关桑浦寺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因此,桑浦寺的研究状况与其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极其不符。文章通过详实的文献资料,始终贯彻辩证唯物史观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以桑浦寺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兴衰为主线,通过研究寺院历史发展的特点,对它的兴衰过程和原因,以及对藏传佛教辩经制度的开创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除了前言和后记外,主要分四章,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阿底峡进藏传授佛教教理,在他的影响和指引下其弟子俄勒必西绕建立桑浦寺,对后来藏传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桑浦寺的旺盛时期。俄罗丹西绕传承和发扬藏传佛教的辩经制度,在此基础上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把藏传佛教的辩经制度引入规范化。第三章:桑浦寺的衰亡过程。通过详实的文献资料,研究和探讨了它的衰亡过程及原因。第四章:桑浦寺对藏族文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