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感觉神经元FC-epsilon-R I参与过敏性瘙痒发生的机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痒觉是一种由内部或外部刺激引起不适进而引发搔抓意愿的感觉。瘙痒症常见于皮肤、粘膜或系统性疾病,是困扰人类的健康难题之一。目前研究认为,与痛的神经机制类似,位于皮肤或粘膜的外周无髓鞘C类神经纤维末梢的痒觉感受器被致痒介质直接或间接激活产生痒觉。在各种瘙痒症中,由过敏性疾病引起的过敏性瘙痒最为常见,而现有的抗过敏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过敏性疾病的特征之一是血清或受累组织中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尤其是免疫球蛋白E(IgE)的增高。既往研究表明,部分外周痛觉传入神经元表达IgG Fc高亲和力受体Fc-gamma-receptorⅠ(FcγRⅠ),并可以被IgG免疫复合物特异性激活,从而直接引起痛觉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和放电。有研究发现IgE的高亲和力激活受体Fc-epsilon-receptorⅠ(FcεRⅠ)在部分外周感觉神经元上表达。我们假设外周感觉神经元表达的FcεRⅠ可以被IgE免疫复合物激活,从而参与过敏性瘙痒的发生。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外周感觉神经元表达的FcεRⅠ参与过敏性瘙痒的发生机制。  材料与方法:采用鸡卵清蛋白(OVA)和免疫佐剂(氢氧化铝)皮下注射致敏小鼠。OVA致敏原滴眼激发过敏症状,建立小鼠过敏性眼部瘙痒模型。使用OVA和小鼠抗OVA IgE型抗体制备IgE-免疫复合物(IC)。采用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小鼠瘙痒相关行为、Fc受体在小鼠三叉神经节(TG)感觉神经元的表达以及IgE-IC通过激活TG感觉神经元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1、小鼠眼部瘙痒和疼痛行为的区分  (1)使用致痛剂滴眼并观察小鼠眼部的疼痛相关行为。  (2)使用致痒剂滴眼并观察小鼠眼部的瘙痒相关行为。  2、建立小鼠过敏性眼部瘙痒模型及瘙痒相关行为的测定  (1)滴加致敏原到过敏小鼠眼部,建立眼部瘙痒模型。  (2)提前给予过敏小鼠组胺H1受体拮抗剂或肥大细胞稳定剂后再用致敏原激发,测定激发后眼部痒觉行为。  (3)提前过敏小鼠眼部给予Anti-FcεRⅠα抗体后再给予致敏原激发,测定激发后眼部痒觉行为。  3、应用免疫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FcεRⅠ和FcεRⅡ在小鼠TG感觉神经元的表达。  4、分离培养C57BL/6小鼠TG神经元,用钙离子成像技术检测不同浓度IgE-IC对TG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结果:  1、疼痛和瘙痒刺激分别在小鼠眼部引起不同的反射行为。  致痛剂(5μMCapsaicin)引起小鼠前爪在眼部明显增加的拂扫(wiping)行为,而致痒剂(10μM BAM8-22)引起小鼠后爪在眼部明显增加的搔抓(scratching)行为。  2、致敏原激发小鼠眼部过敏,引起过敏小鼠产生肥大细胞和组胺非依赖性的痒搔抓行为。  (1)0.1%、1%、5% OVA溶液在过敏小鼠眼部引起浓度依赖性的搔抓(痒觉相关)行为。  (2)小鼠眼部过敏性瘙痒不能被肥大细胞稳定剂和组胺H1受体拮抗剂所完全抑制。  (3)在过敏性小鼠眼部滴加Anti-FcεRⅠα抗体能明显抑制致敏原引起的眼部瘙痒。  3、FcεRⅠ的α、β、γ三个亚基都在离体培养的TG神经元细胞上有表达。  4、FcεRⅠ在过敏性小鼠TG神经元上表达增加  (1)过敏组TG神经元表达的FcεRⅠα和β亚基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aive(正常对照)组和OVA(非致敏)组小鼠TG神经元。  (2)FcεRⅠα亚基在小鼠TG的MrgprD+神经元、MrgprA3+(痒觉特异性)神经元上表达并在TG部分肽能神经元和非肽能神经元上有表达。  (3)过敏组小鼠TG神经元表达的FcεRⅠγ亚基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  5、IgE-IC激活离体培养的TG神经元  (1)IgE-IC细胞外给药可引起正常和过敏小鼠TG小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且具有剂量-反应强度依赖性。  (2)与对照组比较,应用FcεRⅠα siRNA使离体培养的TG神经元FcεRⅠα亚基表达降低。  (3)与对照组比较,IgE-IC细胞外给药激活siRNA组神经元的比例明显降低且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幅度也明显降低。  6、IgE低亲和力受体FcεRⅡ(CD23)在过敏性眼部瘙痒小鼠的TG神经元上表达下降。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1)小鼠TG感觉神经元表达功能性的FcεRⅠ和FcεRⅡ。  (2)IgE-IC通过FcεRⅠα激活TG感觉神经元,引起细胞内钙增加。  (3)过敏性眼部瘙痒小鼠TG感觉神经元FcεRⅠ表达增加,提高了TG感觉神经元对IgE-IC的敏感度。  (4)外周感觉神经元FcεRⅠ被IgE-IC激活可能直接参与了组胺非依赖性过敏性瘙痒的产生。  (5)TG神经元FcεRⅠ和FcεRⅡ表达的失调可能参与小鼠眼部的过敏性瘙痒。  临床意义:本项研究在小鼠过敏性眼结膜瘙痒模型上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过敏性瘙痒的机制:IgE免疫复合物直接作用于外周感觉神经元的FcεRⅠ而导致痒觉和瘙痒症的发生。此机制的阐明可能为过敏性瘙痒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靶点。
其他文献
前言 治疗性血管新生(therapeutic angiogenesis)是通过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的直接应用,特异性转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以促进缺血组织血管生成,改善心肌血供为目的的治疗。缺血性
外泌体(exosomes)是大多数类型细胞通过多泡小体与质膜融合分泌出的纳米级的膜结合囊泡,它能够通过转运各种脂质、蛋白、核酸在细胞间通信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特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全球范围内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前位的疾病,并且其发病还呈蔓延之势。明晰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