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了降低行政成本的问题,将其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有利于建设高效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严格控制政府行政成本是提高行政效率、约束政府行为、抑制寻租腐败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本文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出发,首先对公共治理和行政成本定义及其关系加以阐明,然后指出当前我国地方行政成本控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1)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庞大,系统规模庞杂;(2)宏观调控不到位和决策失误造成浪费和行政成本失效;(3)公务员总规模和公务支出费用过高,奢侈浪费现象严重;(4)国家行政预算成本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不断攀升;(5)行政管理系统弊端重重;(6)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过多注重行政结果,造成行政成本的浪费。然后分析了造成我国地方行政成本增高的原因,最后在参考国外降低行政成本的成功经验后,提出了降低行政成本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对策。本文认为,公共治理理论强调的公民参与、政府与社会共治落实在降低行政成本上,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实现行政成本运作的公开化、程序化、法制化及社会参与化,变行政成本的政府内部运作为开放性运作,变政府管理为政、社共同治理。这是降低行政成本的基本理念,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对于降低行政成本的具体做法,本文提出了几点参考措施:(1)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重组,控制人员规模;(2)实行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财政开支;(3)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减少“灰色支出”和“黑色支出”;(4)规范财政开支,强化预算约束;(5)以效率为导向,建立法制化程度高、运转更好的行政系统;(6)重塑政府形象,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