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1958年共同提出著名的MM理论以来,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一直都是现代金融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现有关于融资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在西方融资结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有:
首先,分别从融资结构总水平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层次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统计特征与采掘业、农业牧渔业等八个行业进行了比较。结论是,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总特征是债务水平过高,债权及股权内部结构特征有短期负债水平过高,过度依赖银行借款,国有股比例较高等;各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房地产业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性是不同的。
其次,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本文对融资结构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是以信息不对称下的新融资结构理论即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为研究基础,试图通过“企业内部”因素研究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上,在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总样本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时间和规模为分组依据,对样本进行了分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任职情况。
再次,通过引入行业虚拟变量,将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与采掘业、农业牧渔业等八个行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是,各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均与房地产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性差异。
最后,基于前面的研究结论,针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现情况,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