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陕西羊肉为原料,研究了四种保鲜剂、三种包装材料、氧气及二氧化碳、联合保鲜对贮藏期间羊肉的感官指标、色差值、pH值、TVB-N值、菌落总数等影响羊肉品质的重要指标的影响,筛选了最优的保鲜工艺,主要试验结论为:(1)选择了山梨酸钾、异VC-Na、Nisin、茶多酚这四种保鲜剂,首先进行了四种保鲜剂的单因素实验,确定各自最优的保鲜浓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复配实验,确定最佳的保鲜剂配比,实验结果为:单因素实验中山梨酸钾最优浓度为0.06%,异VC-Na0.12%,茶多酚0.10%,Nisin0.10%。四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依次为山梨酸钾>茶多酚> Nisin>异Vc-Na,山梨酸钾、茶多酚、Nisin、异VC-Na的复配配比为0.06%,0.08%,0.10%,0.12%。(2)选取了PE、PA/PE、PA/CPP这三种包装的材料,进行真空包装,储藏于4℃的冰箱中,并在储藏期间测定羊肉的感官指标、色差值、pH值、TVB-N值、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为:三种包装材料的保鲜效果依次为PA/CPP>PA/PE>PE。(3)主要选取了O2、CO2、N2这三种气体,但氮气只做充填用,并做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各自的最优浓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实验,以确定最优的气体配比以及充入气体的总体积,实验结果为:单因素实验中氧气的最优浓度(体积比)60%,二氧化碳30%,最优的气体配比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65:20:15,充入气体的总体积为50ml。(4)在上述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联合保鲜实验,通过比较气调组、保鲜剂组、联合保鲜组的色差值、pH值、TVB-N值、菌落总数等指标,观察联合保鲜组是否对羊肉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为:通过与气调组比较得出联合保鲜组对羊肉色泽以及pH值的保护较好,通过与保鲜剂组比较得出联合保鲜组对TVB-N值以及菌落总数保护较好,可以使羊肉的保质期延长至21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