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端于清末民初、鼎盛于袁世凯称帝前后的“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是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通俗文学流派。其包括的范围有社会、黑幕、娼门、哀情、言情、家庭、武侠、神怪、军事、侦探、滑稽、历史、宫闱、民间、反案等等。鸳鸯蝴蝶派在创作上主要吸收了中国传统情节小说的特点。由于它的出现是在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被帝国主义的大炮打破以后,帝国主义的侵入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封闭性、稳固性被打破,中国封建思想受到西方思潮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很多优秀的思想文学著作被介绍到中国来,因此鸳鸯蝴蝶派同时又在许多方面直接受到西方翻译小说的影响,诸如人文思想、叙述角度、悲剧意识等。本文便是从“人性”这一角度,探讨在西方文学人性思想的影响下,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哀情小说作品在人性方面的觉醒与种种局限。论文主要分三章:第一章从社会环境、翻译文学的影响以及作者群特殊的文化观三方面来阐述鸳鸯蝴蝶派人性觉醒的原因。第二章从“为情索权”、“婚姻自主”、“心理描写”、“人权意识的觉醒”这四个方向论述鸳鸯蝴蝶派小说作品在人性方面的初步觉醒。第三章则是从鸳鸯蝴蝶派不彻底的反封建性、改良礼教的局限性两方面探讨该派小说在表现人性上所存在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