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宣传力和影响力。它是艺术创作者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随着社会发展,电影己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电影对观众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消极性和积极性两方面。就积极性而言,电影可以弘扬爱国精神,向整个社会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就消极性而言,由于电影自身的商业性,制片方为了追逐高利润票房将暴力、色情、犯罪等情节展开夸张式表演,必然对大众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电影审查,是我国电影行业必不可少的手段,政府通过电影审查,可以事先审查电影内容,对于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电影作出禁止其上映或者修改后上映的决定。电影审查制度事关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但是随着飞速发展的经济,电影审查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我国电影审查制度仍然需要很多完善之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电影审查制度的相关理论概念以及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的发展历程,包括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时期三个阶段。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电影审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审查主体、审查标准、审查程序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电影审查制度所面临的发展困境。第三部分是对域外电影管理模式的借鉴,分别借鉴了美国和新加坡。通过对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介绍和分析,以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例,参照具体的评分标准,细化的介绍了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对电影如何审查评分,这为我国构建详细的电影分级标准提供参考标准。新加坡作为一个亚洲移民国家,华裔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4.2%,因此新加坡受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以及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创造了新加坡特有的电影制度。虽然新加坡最终设立了电影分级制度,但是从未设想用分级取代审查,因此新加坡是一种以审查为主,引入分级标准的电影审查模式,这一点正是值得我国学习借鉴。因此在审查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下,我国可以模仿新加坡引入分级制度,同时,保证审查的权威性地位。在制定分级标准时,学习借鉴美国的分级标准。第四章对于完善我国电影审查制度,首先提出了转变电影审查的理念,从“老少皆宜”的审查理念转变为“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新型理念,提出构建我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原则,包括审查程序公开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等。接着从审查主体、程序、标准等方面提出具体完善措施。最后本文在借鉴国外电影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研究之后,提出了基于实际我国国情,构建结合电影审查和分级的中国特色电影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