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十八描”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将其作为一个美术史概念来探讨,发掘其历史演变中蕴藏的美术史与文化史意义。“十八描”在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中最早提出,因此,论文对于邹德中《绘事指蒙》作了详细的考订,对于邹德中的时代与编纂《绘事指蒙》的意图作了探讨,发现邹德中及其《绘事指蒙》实际上是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期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派文化圈的反映。邹德中所提出的“十八描”与浙派绘画的趣味有紧密的关系。在邹德中之后,《绘事指蒙》在明代后期逐渐进入精英文人的视野,何良俊、周履靖、詹景凤、汪珂玉等文人鉴赏家对于《绘事指蒙》以及其中所提出的“十八描”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与用法。“十八描”概念逐步脱离了杭州浙派文化圈,进入到以苏州、南京、松江等江南城市为主导的精英文人鉴赏圈,从画家的绘画技法转变成为文人的鉴赏与品评语汇“十八描”概念的演进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时期是清代后期,“十八描”的图释开始出现。王赢《海仙十八描画法图》是第一本将十八描加以图释的画谱。以往的研究对于王赢不甚了解,认为是一般清代晚期的画谱。而笔者发现这位王赢其实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著名画家小田海仙。因此,“十八描”图释的出现实际上反映出清代后期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是日本南宗画派与文人画趣味的反映。小田海仙的十八描图释很快进入了中国上海,被收入《点石斋丛画》之中,并且逐步在中国发生影响,这一日本舶来的十八描图释反映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十分复杂的关系。在梳理了“十八描”从明代一直到清代的演进过程之后,论文对于“十八描”的出现与明代文化史与艺术史整体风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观察,认为明代中期之后逐步兴起的白描画风是“十八描”所提出的艺术史背景,因此,要理解十八描,必须将之放置到明代的艺术史与文化史的深层背景之中。
其他文献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教师专业化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在我国,这
梁宗岱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诗论家之一。他在三十年代以象征主义为核心所进行的诗学理论建构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他是以诗人身份从事理论建构的。他始终
在人类科技与文明进程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的今天,人类对医学的认识和自身的健康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医疗纠纷的范围和程度还有待我们重新认识和定
1986年改革开放后,为了摆脱贫困老挝逐步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了改革,全面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与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外资、提高国内生产力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案情简介2018年7月19日,某县市场和质监局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执法人员对某机动车检测公司开展监督检查,通过调看某机动车检测公司的检测录像,发现某日某机动车检测公司的引车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技术性证据以它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是技术性证据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特征。这个特点也对法庭准确运用
当今社会,能源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30%,而且我国的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能耗高、利用率低的现状,探索实施建筑节能技术具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能否有效地从复杂多样的用户需求中找到设计突破口,是设计研究的一个重点。现阶段的产品基本上都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为用户创造体验是产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与顾客建立并维持一种长期紧密的关系是企业生存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顾客忠诚度研究因此应运而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提高顾客感知质量是为企业提高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利益冲突的角度对国有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进行评价和研究。围绕这个中心,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有上市公司重组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第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