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比较ISO C(3D)导航系统与CT导航系统在腰椎弓根穿刺中的准确性与操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ISO C(3D)导航引导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置入进行方法学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对象和方法选用3具新鲜尸体标本,按照各导航系统操作要求,同时在ISO C(3D)与CT导航引导下进行了L1至L5的椎弓根穿刺,穿刺过程中同时用ISO C(3D)X线机进行实时检测,判断导航的准确性。记录ISO C(3D)X线机采集图像扫描时间,以及两种导航注册时间,总结两种导航系统的在各个环节的操作特点及其优缺点。然后根据ISO C(3D)导航微创性的特点,选用3具完整的尸体腰椎标本,在ISO C(3D)导航引导下经皮置入椎板关节突螺钉,导针置入过程中同时用ISOC(3D)X线机进行实时检测,判断导航的准确性。记录导航参考架安装时间、ISO C(3D)X线机采集图像扫描时间、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后拍摄正侧位片以及三维扫描重建评估螺钉置入情况,从而评价ISO C(3D)导航引导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置入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3具尸体标本从L1到L5共30个椎弓根穿刺,ISO C(3D)导航术中采集图像,一次可采集三个椎体,平均每次需要耗时约5分钟(4~6分钟),CT导航术前CT扫描,不增加手术时间;ISO C(3D)导航计算机自动注册,一次性注册3个椎体,平均每次约需要30秒钟,CT导航手动注册,平均每个椎体大约需要12±4分钟。以ISO C(3D)X线机拍摄正侧位片评判导航穿刺准确度,CT导航有2次穿刺出现偏斜,穿破椎体上/下缘及椎板内侧壁,满意率为93.3%,ISO C(3D)导航未见明显的偏差,满意率为100%。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两种导航系统在引导椎弓根穿刺上均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但操作过程各有其特点。ISO C(3D)导航引导下,3具腰椎骨骼标本从L1到L5一共置入30枚椎板关节突螺钉。其中安放导航参考架平均耗时4分钟(3~5分钟),190°ISO C(3D)X线机透视数据采集平均耗时5分钟(4~6分钟),导航引导下经皮置入椎板关节突螺钉平均耗时8分钟(5~12分钟)。术中导航显示导针的虚拟路径与实时ISO C(3D)X线机拍摄的导针真实走向无明显差异。但30枚螺钉中有3枚(10%)穿破椎板内壁,螺钉置入满意率达90%。结论两种导航系统均具有其独到的优势,CT导航设备要求相对较少,图像清晰,更适合骨质疏松的椎体,但其精确度影响因素较多;ISO C(3D)导航操作比较便捷迅速,尤其适合于经皮穿刺操作。同时ISO C(3D)导航能够安全、准确、微创地引导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的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