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最直接关系到的是人才资源的配置与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特别选取了山东省内六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并且开展体育舞蹈专业较早且形成一定规模的高校的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这六所高校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泰山学院,滨州学院。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方向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比较了解,认为目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就业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观念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就业目的不明确也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2、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实现自我价值和喜爱体育舞蹈专业为就业目的,价值观念也由生活所需逐渐向实现自我价值转移。本科毕业生对体育舞蹈专业认可度提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就业职位。但是在市场经济驱使下,社会价值观开始多元化、务实化和功利化,一部分学生过于重视就业单位的物质待遇,在选择职位时,过于强调高收入,导致选择范围变窄,限制了自身的继续发展。3、体育舞蹈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新兴专业,由于近几年的大力推广,学习此专业的学生较多,但是专业授课教师相对较少,所以学习此专业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此专业为新兴专业,在高校的发展还不成熟,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薄弱,所以此专业在就业时表现出的专业素养有所欠缺,削弱了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实力。4、影响到就业的能力和高度。高校对于本科毕业生的人生定位和人生规划没有加强引导,导致本科毕业生无法尽快找到适合的人生定位,就业也就相对迟缓。5、对于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说,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较欠缺直接影响到就业心理自信度的高低。实际经验的缺乏和就业人数太多、专业对口工作太少也是影响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6、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师男女比例较悬殊,男多女少现状一直存在。而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男少女多,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女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师资年龄分布较广,每一年龄段对于学生的影响各不相同。20到30岁的专业教师均为专业院校毕业,这类教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有较大影响力,其技术能力和示范作用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和能力也有待提高。30岁以上的专业教师虽为非专业院校毕业,但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较强,能迅速抓住学生特点。7、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学历总体较高。现已经形成了以教授为骨干,副教授为带头人,讲师和助教为主力军的新模式。8、山东省高校对体育舞蹈专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材、教学设施也不够完善,专业教师辅助教学渠道较单一,大部分教师只能单纯的运用口头或示范教学,这样的情况继续延续,可能会持续影响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眼界的拓宽和专业的提升,进而影响其就业率。9、但对于体育舞蹈理论知识、体育舞蹈技术动作、体育舞蹈教学系统重视度相对较少,恰恰这三项是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反映出极强烈需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