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域东北部近30年土地利用特征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414363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近年来河川径流又在大幅减少。经有关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都不足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径流减少,所以我们推测可能是土地利用强度和植被结构的改变引起的。因此,本文利用2009年QuickBird遥感影像和1986年、1999年的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DEM和坡位图,用ArcGIS等软件处理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间柔远川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农田为主,二者始终占流域面积的90%以上,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结构变化不大。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也不大,其中建设用地的变化比例较大,在1986年~1999年和1999~2009年两个时间段平均为28.7%。2.2009年柔远川小流域草地和农田各占流域面积的69.8%和21.7%;森林占流域的3.4%,灌丛占1.5%;其他类型面积较少。森林主要为疏林,郁闭度在0.03~0.45之间,平均为0.1;密度在93~1305株/hm~2之间,平均为260株/hm~2;冠幅在1.4~6.5m之间,平均为3.4m。灌丛以人工种植的沙棘灌丛较占优势,与森林相比,灌丛需要较好的光照条件。草地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根据人为活动可细分为苜蓿种植地、水平沟草地和鱼鳞坑草地,它们分别占流域面积的6.2%、4%和1.8%;但天然草地依然是主要的类型,占流域面积的57.8%。草地覆盖度不高,以中覆盖度(20%~50%)草地为主,占流域面积的44.2%,这包括全部的水平沟草地、鱼鳞坑草地和部分天然草地;高覆盖度(>50%)草地仅占流域面积的2.8%,且全部为苜蓿种植地。农田受人为改造利用的影响很大,除了原始坡形的坡耕地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梯田改造。现有梯田面积已经超过坡耕地面积,且坡式梯田与水平梯田分别占流域面积的6.5%和4.6%,坡耕地占流域面积的9.3%。川地农田则较少,其中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占流域的0.4%。其他类型中,工业用地面积为1.2km~2,主要是采油井场,大多分布在流域中部(县城周边)。农村道路面积为4.1km~2,多是随着采油井场而增加的。3.在柔远川小流域,虽然土地利用总体结构组成没有变化,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也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和植被结构有很大改变,这进可能会对流域径流和水文水资源产生强烈的影响。
其他文献
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拥有农民3957万人,占全省人口56.25%以上,耕地面积为5901.44千公顷。近几年来,河北省的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迅速迈进,绿色经济和区域特色的农业经
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老一代人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而社会中的人文精神也通过教育现象普及、传承。这样,人类不断繁衍,人类的文明及生存方面
本文通过考察国民革命(1923-1927)中的宣传与文艺策略,期望解释的问题是:在五四“文学革命”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之间文学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创造社和蒋光赤的文学主
支持向量机(SVM)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着统计学习理论的坚实基础,特别适用于高维、小样本、非线性等模式识别问题,并可推广应用于传统的函数拟合等问题。本文首先简略地分析了支
为了构建二语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的模式,该研究调查了高中低不同水平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词汇能力上的差异和词汇策略使用频度的不同,并指出了在每个发展阶段比较有效的学习策
在中西方翻译史上,均出现过影响深远的"三原则"翻译理论。其一由泰特勒(A.F.Tytler)于1790提出,其二则出现在1898年严复《天演论》卷首《译例言》中。这两条翻译理论在中西翻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管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择业空间,也使酒店人才流动更为频繁。酒店人才频繁跳槽会导致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下降,以及管理队伍结构失衡。人才跳槽的原因
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产业,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飞速发展,已经融入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跃升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扩散和应用能够便利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隔阂和刚性约束,增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推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尽管第一产业产值在整个现代产业结构体系中所占比例已大大降低,但是农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的大国的重要性仍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合情推理是合于情理的一种推理.是建立在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等思维过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