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的法律问题及其制度创新:以宁波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服务是公民养老权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社会权利,实现这一权利的义务主体不仅有国家,还有社会。本文从养老服务的权利属性和公私合作为切入点,以宁波市养老服务的主要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养老服务公私合作的理论基础、法律问题及制度创新路径。  文章第一部分对养老服务的权利属性做出了明确界定。首先,对养老服务的权利性质进行论证,明确养老服务的社会权属性和法定权利地位。其次,界定养老服务公私合作的法理基础。通过公共物品理论、国家义务理论、国家辅助性原则、合作治理理念的介绍为公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最后,分析养老服务公私协力中公私两方所承担和分配的角色。  文章第二部分是分析宁波养老服务的主要实践。首先,将宁波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进行分类,为后文政府义务的界定提供基础。其次,介绍了宁波养老服务的供给方式,分别从政府责任、社会化服务和权利主体三个面向进行剖析。最后,指出目前宁波市养老服务存在的供需矛盾及其制度原因。  文章第三部分是分析养老服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分别从养老服务基本法律制度的缺失、政府义务界定不明、社会化服务主体保障不力及养老机构运作不规范四个角度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文章第四部分是对国内外养老服务制度创新的不同选择进行比较。首先,对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典型养老服务制度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其次,介绍了国内北京、南京和杭州三个城市的养老服务制度创新。最后,从目标定位、供给方式、法律规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养老服务制度进行比较。  文章第五部分是对养老服务制度创新路径提出的改善建议。首先,要重构养老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遵从权利本位、合作治理、社会化服务。其次,要重塑养老服务中的政府义务,明确政府的托底责任。最后,要完善具体的养老法律制度。
其他文献
《刑法修正案(七)》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正式入罪,这使得厘清传销及相关概念变得极为重要;《刑法修正案(七)》制定至今,仍未对“情节加重”如何适用进行明确;由于《刑法修正
议事规则是人类社会各种群体活动的操作基石。经过几个世纪的摸索,西方社会已经建立起一种通行的会议机制。最具代表性的是《罗伯特议事规则》,它是在竞争环境中为公正平衡和
私生活利益本质上是人格利益。保护个人的私生活利益是人之为人的必要前提,雇员并不因进入工作场所而丧失私生活利益。工作场所视频监控下,雇员之合理私生活利益保护应优于雇主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制度在中国的特色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大代表是这一制度的载体,人民把自己的权力委托给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来表
在现当代中国司法实践中,审判独立与社会舆论在各自发挥独特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具体权利行使中的现实冲突。如何化解舆论监督和独立审判二者之间的冲突,是当前在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