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学者,在政治、教育、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在文学领域,他也做到不依傍古人而自成一派。就其作品收录的数量而言,王阳明的公移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不仅体裁丰富,其视野也延伸到了政治生活、伦理道德、哲学思潮、社会风俗、军事行动等各个角落。王阳明的散文成就毋庸置疑,也决定了我们有必要对其作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但是学界对占据大量篇幅的公文研究不甚深入,而对公文中占据大量篇幅的公移的叙述更是寥寥无几。所以笔者希望能从公移这一角度切入,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公移反映时代、塑造人物的功用,并探讨王阳明公移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本文首先从公移的分类出发,确定王阳明公移的8种分类,在分类之后对王阳明的公移进行探索,运用文献学方法辨订《王阳明全集》讹误之处。文章第二部分对王阳明公移内容从思虑之辨、仁爱之心进行分析,讨论王阳明公移所体现的思想、展现的美质和反映王阳明个人的淑世情怀。在绍兴山水浸染下,在王家数代熏陶下,在王阳明个人精神特质影响下,其文“博大昌达”,其诗“隽逸有致”,成就非凡。文章的思虑之辨一节从理政文、征战文和经济文三个角度梳理了王阳明公移的内容,指出了王阳明在治理地方的着眼点和征战常胜的原因。仁爱之心一节则是进一步分析公移内容,指出他文中具有的儒家情怀、心学思想和为官之道,并且这些思想也渗透入他的日常,深深影响了他为人处事的方式。文章第三部分专就王阳明公移的文章技巧进行解读。首先说明了王阳明的公移有简约练达、准确平实的特点;其次,作为一名哲学家,从公移中也能看出他逻辑缜密,在说理方式上独树一帜,并且情理兼具;第三,从作文技巧上来说,他善用排比、短语、语气助词,这些写作习惯凸显了他的儒家淑世情怀,让他的公移有温柔敦厚之风。而王阳明的公移中透露的对公移文风的看法也影响了同代的湛若水和后代的徐阶等人;他的思想与实学也有重合,为实学派的文人官员所接受。王阳明的公移,是其功绩的反映,凝聚着他对时政的思索,蕴含着他的智慧,透露着他的个性品质与精神风貌。他用自己的议论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画面,创造了一个以人为本、不屈不挠、朗畅奋发的官吏形象。他不为世俗所困,总能于困境中寻出一丝间隙,如庄子笔下的庖丁,寻无厚而入有间,将一团乱麻之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展示了他通达不滞而仁人爱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