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术后应用消栓饮防治下肢DVT形成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消栓饮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从而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消栓饮防治下肢DVT形成的安全性以及为相同功效的中药复方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实验为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术后随机分为消栓饮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每组20例。其中消栓饮组给予消栓饮汤药内服,日1剂,分两次温服(手术当天只服1次),150m1/次。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4m1皮下注射(首次半量)。两组均于手术后6-12h后开始给药,连续治疗7天。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抗凝或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术后抗感染及其他支持治疗、康复训练均保持一致。两组患者手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7d均查血常规,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观察期间的所有出血、输血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HCT值和HGB量。根据Gross提出的线性方程计算出手术前后血容量损失量,再进一步计算出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实际失血总量,即可得出术后隐性失血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7d不同时间点的HCT值和HGB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HCT值和HGB量较术前1d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及围手术期实际失血总量等指标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却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性事件及下肢DVT形成等并发症。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消栓饮防治下肢DVT形成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在此方面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为相同功效的中药复方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安全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Ⅰ期输尿管镜(URS)联合经皮肾镜(PNL)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
目的:观察双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96例在X透视下复位固定作双根螺钉骨固定股骨颈骨折,第2天开始口吸中药治疗。结果:88例骨折愈合良好,6例发
钢板螺钉内固定是四肢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式。钢板在骨折愈合后作为异物不宜长期存留于体内,应予取出。但有的在内固定物取出时部分螺钉旋出极为困难,使原本认为的小手术变为费
目的探讨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患者23例(26眼),观察患者手术前
在上前牙区的种植修复中,美学问题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此在种植术前,应该对各种情况下的美学风险及影响美观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价,以期术后能够获得最佳的美学效果。本文从
临床资料患者30岁,因停经52d,右下腹撕裂样疼痛半小时,于2005年9月9日收住我院妇产科。既往史:1999年正常分娩一男婴,健在。2003年8月因左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行左侧输卵管部分切除
笔者运用抽液封闭,电针、推拿、中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7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67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8例,女3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5年。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