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地理标志,特别是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培育地方主导产业,保护地域品牌,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水平,带动地方农业区位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从世界经验上看,这一制度为一些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我国地理标志保护起步晚,保护水平低,在立法、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现实性问题,导致了我国地理标志总体保护水平不高,实体产业发展不明显。针对以上我国地理标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综合利用概念分析、比较分析、经济学分析、实证分析和历史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地理标志自身规律、国外典型国家做法、多边保护框架以及国内地理标志保护现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一)对地理标志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深入地分析了地理标志的内涵和外延;(2)提出了地理标志权的结构和性质具有多元性;(3)提出了地理标志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区域独特性、持续的品牌效应等基本特征;(4)分析了地理标志的主要保护模式及其特点;(5)辨析了地理标志与普通商标以及与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的关系。(二)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地理标志的法规制度、保护效果以及发展现状。(1)从地理标志多边框架层面,重点分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制止商品产地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等多边框架的主要规定;(2)从国外主要典型国家国内保护层面,重点分析了法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的保护情况;(3)从国内保护层面,对工商和质检部门的保护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通过对地理标志基本规律和国内外地理标志保护情况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政策取向和制度构建建议,综合起来,论文取得了以下结果:(一)站在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创新地提出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系统政策取向。(1)提出了以品质鉴定为核心的登记政策;(2)提出了以促进农产品品质升级的技术政策;(3)提出了要制定以质取胜的质量控制政策;(4)提出了要充分挖掘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内涵的文化挖掘政策;(5)提出了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贸易政策;(6)提出了以农业决策为基础的区位经济整合政策。(二)站在制度构建微观角度,论文在宏观政策取向的基础上,系统性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构建。(1)在登记上,从确定登记产品条件、申请主体条件、制定质量控制技术规范、鉴定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等方面入手建立登记系统;(2)在评价上,遵循相应的认定原则、评价准则,重点以品质评价为基础,建立评价体系;(3)在标志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无差异标志的具体标志使用和监管制度;(4)在技术支撑上,充分发挥和依托检测机构、检查员队伍、评审专家等支撑体系的作用,开展登记和监管工作。本文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政策取向和制度构建建议,对今后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管理以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政策依据和制度参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