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以此为主食。我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水稻病虫害防治刻不容缓。选育和应用抗虫品种可减少投入、简便操作、不伤害天敌,对环境无污染,能与其他技术协调使用。利用品种的抗虫性是害虫综合防治中最重要的措施,因此,品种的抗虫性也就成为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利用品种的抗虫性是害虫综合防治中最重要的措施,除此之外,利用生物农药或天敌消灭害虫具有无害化防治的优点,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植物挥发物作为植物-昆虫-天敌三营养级关系中的介导物质,其研究也逐渐升温。本研究通过对水稻品种抗性的筛选以及不同处理条件下水稻挥发物定性与定量比较,旨在为水稻害虫无害化防治提供依据。
一、对相同生长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水稻(10个品种)对粘虫的抗性作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9311、五优稻3、松粳6、越富4个品种较感虫;月亮谷3、月亮谷20、月亮谷38较抗虫;月亮谷4、月亮谷22、松粳8则介于它们之间。
二、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对不同处理条件下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间挥发物种类差异较大,其中萜烯类差异十分明显,而萜烯类也是水稻挥发物中的主要成分。不同处理条件下同一品种水稻挥发物种类差异不大,但挥发物总量与挥发物中具体物质相对含量差异十分显著。健康水稻释放的挥发物总量最少,虫害处理水稻挥发物总量明显上升。虫害处理后的水稻其中萜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