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 viral therapy, HAART)的推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迄今为止仍无有效的方法彻底清除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近年来,细胞因子在AIDS的发病过程及其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受到日益关注。科学家们已发现了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抗HIV病毒免疫应答和免疫重建,并提出其中一些细胞因子可能成为加强抗HIV病毒效果的辅助治疗手段。IL-27是HIV研究领域一个较新的细胞因子,已有体外实验发现IL-27在HIV-1病毒感染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治疗价值,但IL-27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本文将研究HIV感染者IL-27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艾滋病发病机制和HAART抗病毒治疗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目的:研究HIV感染者IL-27和它的受体表达情况及其与正常人的区别;HAART对IL-27和它的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HIV感染者IL-27及其受体gp130与CD4+T细胞数、HIV-RNA病毒载量的关系,IL-27与Thl细胞因子IFN-y和Th2细胞因子IL-4的关系,进一步探索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重建机制。方法: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3月来湘雅二医院艾滋病专科门诊就诊并准备启动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选取34例纳入本研究,并定期随访收集HAART治疗开始前(0月),开始治疗6月、12月的血标本。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2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中IL-27、IFN-γ、IL-4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T细胞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中CD4+细胞表面gp130的表达情况,HIV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外周血中HIV-RNA病毒载量,RT-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gp130mRNA的表达。对以上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HIV感染未治疗者血浆中IL-27的平均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开始HAART治疗后IL-27的浓度逐渐升高,治疗6月及12月后血浆中IL-27浓度明显高于未治疗前。HIV感染者PBMC中CD4+细胞表面gp13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随着HAART抗病毒治疗的进行,可逆转这种情况,使gp130的表达逐渐增加;治疗6月、12月时CD4+细胞表面gp13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治疗前。通过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半定量检测gp130mRNA的表达水平证实了细胞表面gp130表达趋势的变化。IL-27浓度与CD4+细胞表面gp130表达水平成正相关;IL-27和它的受体gp130均与CD4+T细胞数成正相关、与血浆HIV-RNA病毒载量成负相关。HIV感染者血浆IFN-y浓度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越来越高,IL-4的浓度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越来越低,其浓度水平都在向正常人群靠近。在HIV感染者中IL-27浓度的变化趋势与IFN-y一致,与IL-4相反。结论:1、首次观察到HIV病毒感染者血浆IL-27浓度低于健康人群,且随着HAART抗病毒治疗,IL-27的浓度逐渐升高;同时观察到HIV病毒感染者IL-27的受体gp130在CD4+T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随着HAART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受体表达受损可以逐渐恢复。2、发现HIV病毒感染者外周学IL-27的浓度及其受体gp130的表达与血浆HIV-RNA水平成负相关,与CD3+CD4+T细胞数量成正相关。提示血浆中的IL-27对HIV感染者可能具有保护效应,IL-27及其受体gp130可能参与了HIV的发病机制及抗病毒免疫反应机制。3、IL-27的浓度变化和IFN-y与IL-4的浓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提示IL-27在HIV病毒感染中以炎性作用为主,且可能与Thl/Th2细胞因子失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