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授权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tyyu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授权的概念最初源于授权理论的研究,随着授权管理理论的发展,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管理人员应从员工对授权管理措施的接受程度来解释授权。授权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管理人员应如何授予员工权利上,还要考虑员工是否能够接受授权措施。心理授权的涵义比授权行为更为丰富,Sprietzer(1995)提出心理授权的四个维度:工作意义、自主性、自我效能和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认同。国外关于心理授权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个人特点、工作特征和组织环境因素都会对员工的心理授权水平产生影响,而作为重要的心理状态变量心理授权对员工的其他重要心理状态变量都有预测作用。 本文旨在探索心理授权对员工一个重要心理状态变量组织承诺的影响模型。心理授权对员工的组织承诺感有影响已经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有涉及,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心理契约与心理授权和组织承诺都有重要的联系。本研究通过304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契约在心理授权和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心理授权对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经济承诺都有预测作用。另外心理授权和心理契约显著相关,高水平的心理授权能够预测较高水平的心理契约;2.探索了心理授权通过心理契约影响组织承诺的关系模型。得出心理授权的工作意义维度和影响力维度分别通过心理契约的两个维度影响组织承诺感的部分中介模型和完全中介模型。
其他文献
回顾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可以看出,人们在解决质量问题中形成的观念和管理方式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后一阶段并不是对前一阶段管理质量职能的否定,而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突破
学位
作为中国四大基础工艺行业,电镀产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和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现实的情况,目前中国的电镀行业规模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相应的管理模式却还停留在粗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