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养老院智能化适老设施设计进行研究,探索在未来养老院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老人的多样需求,同时,通过引入智能设施,以便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最优质、最安全、最便捷的服务。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笔者对老年人特点及能力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展开分析。通过对老人能力特点的分析后归纳出老年人的类型: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老人的生理、精神、安全需求,以及不同类型老人在养老院中的如厕、沐浴、用餐、活动行为特征。基于上述内容,本文对适老设施设计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包括: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设计心理学等视角的无障碍理论。基于这些理论,本文更进一步探究了智能化适老设施设计的应用理论,包括:易用性理论、可适性理论、通感理论,这是本文的重点及核心内容。其次,笔者对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养老院,运用观察、记录及访谈等方法,进行了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第一,对养老院中老人的需求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不同类型老人在居住空间、公共空间、景观空间中,进行娱乐、休息、观赏等活动方面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两个层面。第二,通过对养老院各主要空间中适老设施使用情况及问题的分析,探索出传统型养老院适老设施设计的基本方法。再次,笔者基于前期理论数据与实地调研数据的整合分析,并以老人使用活动最多的老人居室空间、老人居室内卫生间、养老院公共走廊空间及室外景观空间为主要研究区域,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出了智能装备整体架构的模式,总结出了智能化适老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实用、灵活、安全、经济等。其中,智能化适老设施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把家具设施部品与智能传感系统、感应装置、智能数据传输系统等部分进行整合应用,结合物联网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其主要创新成果为智能化护理床、智能照明、智能窗及窗帘系统、智能跌到救护系统、智能扶手等等。本文的智能化适老设施设计思想是:为养老院中老人的健康、安全、舒适、便捷提供最佳保障。最后,笔者运用以上基础研究成果,对北京恭和老年公寓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突破,极大地提高了该养老院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与舒适性,同时也为功能配置及需求相近的养老院项目,提供了设计理论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