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新儒家杰出代表的牟宗三先生,是中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哲学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处于低谷之时,他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其深厚的学术涵养,重新反省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挖掘出不为时间与空间所限制的民族根源的文化生命智慧,极大的树立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牟宗三先生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从先秦至宋明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恒常”的生命智慧,并且认为宋明理学是由先秦儒家文化发展而充其极的文化形态。只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做深入的考察,才能把握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智慧。通过对宋明理学的重新判释,牟宗三先生将历来被认为是集儒学之大成的朱子判为“别子为宗”而非正宗。在此结论的背后,是牟宗三先生对于儒家文化由先秦发展到宋明的根源的文化生命智慧的理解。具体的判释过程是通过宋明儒所依据的经典、对本体的体悟、工夫入路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疏导、分析。牟宗三先生从内在的角度,使宋明理学义理发展的脉络真实的朗现,在此顺适调畅义理发展过程中,体现着儒家真实的生命智慧。相对于此一以贯之的生命智慧,伊川、朱子的义理系统则表现为某种歧出。牟宗三先生一再强调如此判释并不是有意贬低朱子,而是要还宋明理学、朱子以真实的面目,对儒家精神作出客观的评价。
牟宗三先生对宋明理学的诠释是生命的诠释,在诠释方法、视角、意义等方面自始至终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诠释方法是从诠释主体的角度来看,牟宗三先生在对文献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的问题的研究方法对传统文化做严肃的考察,但这只是初步的。要对文化达到理性之了解必须借助生命,入乎其内,他以生命存在的呼应,契悟先圣先贤之生命智慧,对宋明理学达到了理性之了解;诠释的视角是从诠释的客体来看,视角也就是立场,牟宗三先生始终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位性,主张把中国文化看成活着的文化生命,不能以对待古董的态度来研究中国文化;诠释的意义则是在诠释主体与客体的生命的对话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转活,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向未来和世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