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合同、相关法律法规或用人单位劳动制度形成的劳动合同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而发生的权利义务争议。在劳动争议的纠纷解决机制中,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证明责任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将劳动争议纳入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而劳动关系除具有一般民事法律关系所具有的平等性外,还具有其特有的隶属性、人身性等特点。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一方是管理者,劳动者一方是被管理者,两者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举证能力上也有明显的差别。而我国对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规定得较为笼统,不利于具体的实务操作。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中对举证责任进行更为详细与科学划分,有利于在对证明责任理论进行完善的同时,更好公平、公正的解决劳动争议。本文所要讨论的劳动关系,即受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应当是一种具体的、狭义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属性、兼具平等性和隶属性、兼具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性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劳动争议分为了个别争议、群体争议与集体争议;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确认型争议、给付性争议与变更型争议;确认型争议、给付性争议、变更型争议。裁判机关在案件审理中都面临着证明责任如何分配问题。针对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的规定,散见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证据规定》、司法解释以及行政法规中,最为明确的规定莫过于是《证据规则》第六条,规定了六种劳动争议的证明责任,但是该规定却显得过于笼统与狭窄。总的来说,关于劳动争议证明责任制度,存在如下缺陷:(一)劳动争议案件缺乏明确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指导(二)《证据规则》所确定的劳动争议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范围过于狭窄(三)《证据规则》所确定的举证责任分配不符合法律要件分类说(四)《证据规则》中劳动争议举证责任的分配不符合举证责任倒置的一般规定笔者认为,对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的分配,就离不开对劳动实体法进行考证,根据劳动实体法律规范进行证明责任的分配。同时,对于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的分配,必须考虑我国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的固有理论,不能完全抛开现在已经逐渐成熟的证明责任的分配理论盲目追求另辟蹊径。在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的分配中,应着重考虑如下几方面:1.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为证明责任分配之基础原则2.坚持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原则3.应在立法中全面明确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与制度至于劳动争议证明责任分配的具体规则,笔者借用民事诉讼法中对诉的分类的理沦,拟将劳动争议的上述种类与民事诉讼理论中对诉的分类相结合分为确认型劳动争议(确认之诉)、给付型劳动争议(给付之诉)与变更型劳动争议(变更之诉),分别论述其证明责任的分配。在对劳动争议证明责任进行分配了以后,劳动者依然存在举证能力弱的问题。用人单位一方在仲裁和诉讼中有可能对所掌握的证据材料故意不提供、或者对劳动者所主张的事实表示“不知道”、“不记得”,或是对用人单位不利的事实做上述陈述。这都造成了劳动者一方的举证困难。笔者认为,推定制度的正确适用,可有助于这一状况的改善。
其他文献
<正> 一苇渡江,白莲东来,作为“夷狄之术”的佛教从印度辗转来到中国。《维摩经》正是体现在家信徒形象的一部大乘经典,经中所谈及的成就佛国论、在家菩萨的利他实践观以及超
论述了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必要性、适用性和手段性.环境保护问题本质上是个合作问题,而社区是一个能够促进人们之间合作的情境,因此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具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经济也日趋全球一体化,使得电子商务这种新型贸易形式迅速发展,前景广阔。据统计,1998年美国通过国际互联网完成的商品交易额高达3000亿美元,从业人
通过总结两年试点经验,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完善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相关规范,加深了对认
在美国汉学研究中,费正清等倡导的“冲击—回应”模式和保罗柯文为代表的“中国中心观”模式,形成了当代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种对立的理论体系,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中国近代
建立和完善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障,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当前,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生
目的:评估和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术(PCN)和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对猪孤立肾皮质的损伤。方法:对12只雌性猪行左肾切除术,建立孤立肾模型,然后随机分为PCN组和MPCN组,2周后在B
汉语韵律研究必须立足于汉语的特点,必须先弄清楚它的自然特征。古代诗词格律源于自然语言节律,形成一种压倒句法的强制性格式,可以作为探讨汉语节律自然特征的依据。本文主
<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信息资讯,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及态度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