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率已经大大提高,大部分居民都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在医疗保险领域,仍存在着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低下、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参保居民待遇不一等问题。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城乡公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各省(区、市)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经提上日程。本文在社会公平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山西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统筹山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阐述统筹山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已有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通过对比,着重阐述了山西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资源差异、制度差异和补偿效果差异,呈现出山西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统筹山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障碍和关键问题,强调进行统筹需要注意的事项,再借鉴国内外经验,为山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提出具体建议。最后提出,在统筹原则上要坚持保证公平、适当倾斜,保证效率,循序渐进等;在统筹路径上,将统筹层次、转诊政策、制度之间的衔接等因素考虑在内;在统筹模式上采用二元分层基金统一模式,并建立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通道,实现居民和职工身份的顺畅转换;并提出解决统筹障碍的办法,改善统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