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交通不便,信息流通不畅,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然而,山区有其独特的优点。山区生物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的潜力巨大。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国土为山区,如能有效利用山区的物种资源,充分发展农业,将能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因此,研究山区农技推广的绩效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绩效的衡量标准是多样的,本文将农技推广绩效定义为农技推广范围和满意度。本文所写的山区主要是以安徽省霍山县和广德县为例,将两地调研数据相结合来分析问题。山区的农技推广的现状为:当地农技推广主体为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其次为龙头企业和农资供应商。农户对农技推广的需求强烈,农技推广潜力较大。农技推广形式主要集中在专家现场技术指导、专家集中培训和宣传材料上。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案例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其中定量分析是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家庭人口、文化程度、人均承包土地、人均收入、农户种植作物类型、农户养殖家禽家畜内容以及农业收入等因素对当地农技推广范围和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户对农技推广范围呈现负向显著关系,对满意度呈现正向显著关系。处于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群对满意度呈现正向显著关系;家庭人口对农技推广范围的影响不显著;人均承包土地在1-2亩的人群和2亩以上的人群对农技推广范围呈现正向显著关系,人均耕地在1-2亩的人群对农技推广的满意度呈现负向显著关系;农业收入对农技推广范围呈现正向的显著影响,对满意度呈现负向显著影响;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对农技推广范围呈现正向的显著关系;家畜家禽养殖对农技推广范围在5%的水平上呈现负向显著关系,其他养殖对农技推广范围在1%的水平上呈现负向显著关;咨询服务这种形式对农技推广的满意度呈现正向显著关系;山区农技推广的渠道对满意度并无显著影响。针对山区农技推广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重视农民需求,实行双向沟通制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技推广进程;落实政府保障责任,提升农技推广能力;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推进山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技推广提供便利;有效划分农业技术接受群体,分层次进行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