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患者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相关特征、术后辅助治疗及复发情况,分析影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复发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2.08.01至2015.06.01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因卵巢囊肿行保守手术且术后病理确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一般临床、术中情况及随访资料。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既往各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不孕症病史)、月经史、婚育史、妇科检查(盆腔压痛、后穹隆结节、宫体压痛等)、相关辅助检查(血CA125、B超)、术中情况、术后随访情况。随访内容如疼痛缓解情况,术后辅助治疗,术后妊娠,术后复发(妇科B超或阴超、血CA125水平[1])。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术后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复发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纳入患者219例,已婚178例(81.28%)、未婚40例(18.26%)、离异1例(0.46%);年龄范围[16,48]岁,平均年龄32.53±7.28岁;最大囊肿直径范围[2,16]cm,平均值为6.13±1.78cm;手术时间距末次月经时间平均17.06±0.74天;分别有84例(38.36%)、35例(15.98%)、25例(11.41%)和75例(34.25%)患者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痛经及无痛经;11例(5.02%)患者术前诊断女性不孕症,208例(94.98%)患者否认不孕病史;79例(36.07%)患者术前曾予其他方法治疗,140例(63.93%)患者未术前治疗;157例(71.69%)患者术前CA125水平升高,62例患者(28.31%)CA125水平无异常;既往妊娠者150例(68.49%),否认妊娠史者69例(31.51%);合并妇科良性疾病者119例(54.34%),未合并妇科良性疾病者100例(45.66%)。2.术中囊肿位于左侧、右侧及双侧的个数分别为86例(39.27%)、61例(27.85%)和72例(32.88%);r-AFS分期III期79例(36.07%),IIIIV期140例(63.93%);90例(41.10%)患者发现术中粘连,129例(58.90%)术中无粘连。术后辅助治疗者共169例(77.17%),包括Gn RH-a、孕激素类药物和其他治疗者分别为74例(33.79%)、67例(30.59%)、28例(12.79%),未辅助治疗者50例(22.83%)。术后妊娠者45例(20.55%),未妊娠者174例(79.45%)。3.卵巢巧克力囊肿保守手术后第1、2、3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7.31%(16/219)、18.26%(40/219)、30.59%(67/219)。4.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合并其他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血CA125升高、后穹隆结节、最大囊肿直径≥5cm、双侧囊肿、重度痛经、术中粘连情况、r-AFS分期IIIIV期、术前治疗、既往流产史是卵巢巧克力囊肿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关(p<0.05),复发的相关保护因素有术后妊娠、术后辅助治疗(p<0.05)。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最大囊肿直径≥5cm(HR=5.14,95%CI=[2.37,11.14],p<0.05)、r-AFS分期IIIIV期(HR=2.53,95%CI=[1.09,5.85],p<0.05)、后穹隆结节(HR=3.26,95%CI=[1.75,6.07],p<0.05)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妊娠(HR=0.32,95%CI=[0.12,0.88],p<0.05)是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6.ROC曲线显示后穹隆结节、囊肿最大直径≥5cm、r-AFS分期IIIIV期对复发预测评价有统计学意义,且价值较高。AUC和95%CI分别为0.74(95%CI[0.66,0.82],p<0.05)、0.78(95%CI[0.71,0.84],p<0.05)和0.72(95%CI[0.65,0.79],p<0.05)。结论:1.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对保守手术后复发具有预测意义。2.最大囊肿直径≥5cm、r-AFS分期IIIIV期和后穹隆结节对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复发预测价值大,多因素分析提示为独立危险因素。3.术后妊娠和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率,多因素分析示术后妊娠为独立保护因素。4.临床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综合考虑复发相关因素、患者生育要求、社会经济条件和患者意愿,制定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肿瘤细胞的代谢方式与正常细胞有较大的不同,尤其在糖代谢方面。肿瘤细胞内多种糖代谢酶的表达差异,使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代谢能力。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我们在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的临床样本中用2D-DIGE结合质谱技术筛选出的差异蛋白。前期的相关研究发现,肿瘤组织的GAPDH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s
目的:PDIA6即蛋白质异构酶家族A成员6,蛋白质异构酶家族是一种硫醇-二硫键氧化还原酶。该家族主要在内质网中发挥生物学效应,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能够在内质网中催化新生肽键的氧化折叠、内质网相关蛋白的降解,其次在钙稳态、蛋白质转运、病毒入侵和抗原呈递中起重要作用。此前的研究显示,PDIA6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影响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中首要影响因素为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肝脏脂质堆积。肝脏中脂肪酸合成增多及脂肪酸氧化减少是诱发脂肪酸代谢紊乱的主要成因。目前NAFLD在诊治方面虽取得一些进展,但仍缺少确切的治疗药物,且相关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Sirtuin 3(SIRT3)在促进肝脏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实验目的:1.利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建立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株(mous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mi PSCs),并确定ROCK抑制剂对细胞重编程速率以及效率的影响。2.探究ROCK抑制剂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株维持培养的作用。3.在体外将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乳腺类器官,构建用于探索乳腺癌发生机制的模型。实验方法:首先利用已经成功构建的OG2-OSKM
目的:通过观察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和胆汁酸受体Gpbar1、FXR的表达变化,探讨清热利湿中药清热利胆汤和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72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梗黄组(OJ)、腺苷蛋氨酸组(SAM)、清热利胆汤组(Q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与间质细胞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共培养以及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在线捕获和检测的微流控系统,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探究3D环境中间质细胞对肿瘤细胞分泌EV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用细胞包括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学位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结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孤立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3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率小于50%,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两组:A组患者(EF≥50%)18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范围在32~6
目的:通过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肥胖儿童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探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肥胖及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4例。对这184例患儿进行分组,实验组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对照组为普通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100例。(1)以实验组及对照组为对象,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背景胶质瘤占颅脑内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根据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型,胶质瘤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其中IV型恶性程度最高又叫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的确切病因现在还不明确,其主要特点是侵袭性强和浸润性生长,传统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有限,患者预后差。MOB蛋白家族是Hippo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