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最早应该是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激进的设计师针对现代主意的教条、死板的设计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在七十到八十年代的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在很多时候都会被人误解为是一种设计风格的替换。从表面上理解像是现代主义以后出现的文化现象,但实际上后现代主义不是对现代主义予以否定,从本质上来讲,也可以看成是对现代主义的延续发展、不断修正和补充,是现代主义的持续发展和不断的演变的结果。后现代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设计之间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现代主义凭借它大胆的创作构思和亮丽的色彩搭配一时成为设计师们追捧的风格。但后现代主义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本质的设计理念,它只是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正和补充,改进了现代主义设计只务实用功能而忽略建筑外在形象的设计手法,为现代主义设计做了一些完善方面的工作。也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推动了建筑设计“由内而外”的全新发展,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后现代建筑设计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愈来愈趋向自己的风格化,它早已不再是归属于某一个指定的风格流派所专有,而是成为这个多元化时代具有前卫倾向建筑的总体趋势。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概述。简单概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代表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对现代主义建筑所面临的局限性问题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讲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特征及其对于建筑界的影响,将写作的侧重点放在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对比上,直观的说明二者间的差别和各自的设计手法,在突破创新和相互借鉴的同时寻找出更适合建筑发展的新方式。第三部分主要写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及其受到后现代主义影响后的设计作品的转变,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推动及影响。最后,写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及案例分析,试着探寻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是想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建筑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特点,在后现代主义风潮“袭卷”世界的时候中国建筑设计发生的转变,进一步揭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通过国内外实际建筑案例解析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设计中的影响力。近几年来,世界建筑界的建筑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的进步,建筑比拼的不仅是使用功能,更加注重其外表的审美角度,这就预示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本文主要通过中国近现代的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案例着手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探索建筑设计在今后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