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流动与换热及污垢增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压力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政方针。城市原生污水以水温适中、数量巨大、分布广泛等特点,成为极佳的可再生绿色低位能源。但由于城市污水的水质很差、对换热设备污染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城市污水低位冷热源的推广与应用。把握污染对流动换热的影响是污水冷热源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方向上研究成果的成熟程度目前还不足以指导工程应用。本文围绕污水对换热设备的污染问题,对城市原生污水的流动、换热特性、设备污垢对系统流动换热的影响、钛纳米聚合物涂料在换热管内的应用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污水冷热源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污水的流动与换热特性是污水冷热源系统分析与应用的基础。论文通过实验对污水的流变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得出了污水流变本构方程。论文还对污水在圆管中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圆管中污水紊流流动的阻力系数计算式与换热准则关联式。并给出与清水相比,流动阻力增大与对流换热系数减小的幅度。如何把握与克服污水换热设备的污垢对系统流动换热的影响是应用的重点难题。论文通过对换热设备内污垢成分的分析,发现污染换热设备的主要为有机污垢。论文分析了其增长模型,并发现流速对污垢的沉积过程影响很大。论文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出了多种常用换热管内污垢热阻的增长模型;结果表明其为随时间变化的渐近型函数。在污垢对流动阻力的影响方面,论文进行了换热器的整体实验,得到了简便实用的污垢压降模型。纳米涂料的应用是对污水换热器防、抗垢技术的新探索。论文依据污水及管内污垢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纳米涂料,并对纳米涂料管内的污水流动、换热、污垢增长特性等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经济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获知采用适合的纳米涂料是抗垢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城市原生冷热源系统内污水对换热设备污染特性的研究与分析,为污水冷热源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系统管理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校训,作为一种相对独特的应用文体,大多源自于儒家经典、名人题词和名言摘录。其结构对仗工整,表达简洁凝练,语言内涵丰富。不同学校的校训意义各有不同,因此,翻译时必须在遵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利用生物质及微生物进行电能生产的新型装置。将MFC用于废水处理,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有机废水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废水得以处理的同时又将
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是水网密集地区的常见的桥梁形式,这种桥梁的受力特点决定产生病害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了病害加固的方法。本文以湖州地区的系杆拱桥的综合加固方法为目标
<正> 下潘汪村在磁县西南18公里的岳城镇西边。1959年,为配合岳城水库的建设工程,了解水库淹没区内的古代文化遗存,做好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于
目的分析头孢西丁对1998年1~6月上海瑞金医院1589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用API系统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4软件进行分
<正> 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江陵为楚郢都所在地。自1961年以来,湖北省考古文物工作者为配合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对楚都纪南城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在纪南城内及其
<正> 安阳后冈遗址,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于1931年春,首次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古遗址。它坐落在洹河南岸一舌形河湾的高冈上。冈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南北长约400、东西
<正> 呈子遗址位于诸城县城南15公里,属皇华公社呈子大队(图一)。遗址主要分布在呈子村西的河湾台地上,台地以东另有三处小范围的文化堆积,也属遗址范围。遗址处于丘陵地带,
目的研究头孢西丁对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头孢西丁等10种抗生素在临床分离210株细菌中的抗菌活性。结果头孢西丁在大肠埃
本文介绍近年来我国在抗病毒药如奥塞他米韦等,抗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药如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等,抗革兰阴性菌药以及抗真菌药等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