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腐败治理的研究,学者们可能更多的倾向于制度反腐的研究,而较少研究网民的网络反腐。网民积极参与到腐败治理能降低腐败治理成本,可能提高网民的反腐获得感,使得腐败被置于网民的实时监督之中。反腐案件在新浪微博上传播已经较为常见,在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吸引着微博网民对该案件作出点赞、转发和评论的参与行为。网民的积极参与可能会给为官者产生巨大的压力,有助于腐败的预防,迫使掌权者意识到不敢腐、不能腐的重要性。那么网民的这些参与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差异又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问题既能了解网民对反腐案件的关注点,也能从一定层面了解网民对反腐的态度。本文从中央纪检委网站上选取了主要在2017至2018年的704名腐败人员名单,并以此名单作为在新浪微博上检索的关键词。运用Python编程语言对新浪微博进行爬取,爬取内容主要有点赞数、转发数、评论数、评论内容以及网民的性别、教育程度、网龄、年龄和所在地。最后使用大数据方法及自然语言分析法对所爬取到的内容进行分析。文章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腐败案件网民的关注度不同,网民对反腐案件的关注受到官员特征和网民自身特征的影响。首先从官员特征来看,总体来说官员级别越高越受到网民的关注;从官员发生腐败的地区来看,呈现出地方经济越发达腐败越严重的现象。其次,网民的参与行为受到性别、地方经济、网龄、年龄、教育水平等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产生的结果分别是参与评论的男性网民是女性网民的2.85倍;地方经济发展的网民更倾向于参与评论;网龄越大的网民越倾向于参与评论;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人数呈上升趋势,到30岁开始参与人数缓缓下降;参与评论网民的学历主要是大学生群体。再次,网民评论内容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权力的执掌者类,能体现权力的执掌者的关键词诸如“领导、书记、干部、老虎”等;二是对反腐的支持态度类,犹如“反腐倡廉、严惩不贷、查处、违法”等关键词;三是民生类,诸如“老百姓、群众”等关键词都直指普通老百姓;四是地名和单位组织类。而且评论当中至少有3%的网民意识到腐败的原因是制度的不完善。最后,案例分析发现,引起网友热议的腐败案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案件具有炫富的特点;二是案件中有“女性”的出现;三是涉腐官员的级别较高。本文的研究里,受到网友热议的案件都同时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中的两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