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最先接受整个乳房淋巴引流,最早发生转移的一组淋巴结。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乳腺外科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s,ALN)的状态,已成为早期乳腺癌腋窝分期的首选评估方法,当SLNB阴性阴性时,不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而对于腋窝SLNB结果阳性乳腺癌患者,需要行ALND,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也是如此推荐。但即使SLN转移阳性,其中仍有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的ALN未有转移,这部分病人进行了没有必要的ALND,却带来了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障碍,前臂内侧麻木和疼痛等术后并发症。乳腺癌外科治疗追求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手术的切除范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新技术应用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向更小范围发展。辨别何种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有很低的腋窝转移风险,从而可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是一直是乳腺外科关注的焦点。对前哨淋巴结阳性腋窝转移风险低的乳腺癌病人仅施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验证并评估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对本研究机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所有成功行SLNB并且结果是阳性,随即又行ALND的乳腺癌患者,共计175例。所有病例符合以下标准:①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提示腋窝阴性;②术前有病理学证实患有乳腺癌;③术前没有进行化疗、放射治疗;④SLNB至少发现有一枚前哨淋巴结癌转移并补充ALND。⑤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析的参数包括:患者年龄、原发肿瘤类型、原发肿瘤大小、核分级、肿瘤旁淋巴管浸润状况、是否多发肿瘤、肿瘤雌激素受体状况、阳性前哨淋巴结数、阴性前哨淋巴结数和腋窝非前哨淋巴结状况等。从175例乳腺癌患者中筛选符合MSKCC模型计算标准的病例。入选标准:①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混合癌;②清除的腋窝非前哨淋巴结在10个以上。排除标准:①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粘液癌、髓样癌、腺癌等)者,共计10例;②清除的腋窝非前哨淋巴结不足10个,共计19例。从175例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共搜集到146例符合MSKCC模型计算标准的病例。登陆互联网(http://www.mskcc.org/nomograms),使用在线免费软件,逐一输入原发肿瘤的大小、肿瘤类型、核分级、淋巴管浸润、肿瘤多发灶、雌激素受体状态、前哨检查方法,阳性前哨数目和阴性前哨数目8个参数,计算每一个入选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为了评估MSKCC列线图的分辨能力,通过描绘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s, AUC)指标评价MSKCC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通过对本机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研究后发现,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脉管浸润状态、雌激素受体状态、肿瘤细胞组织分化程度与腋窝NSLN转移无关,P值分别为0.4602,0.6284,1.0000,0.9802,0.4895。原发肿瘤大小、肿瘤是否多发、阳性SLN数、阴性SLN数、阳性SLN转移率与腋窝NSLN转移相关。随着原发肿瘤增大,腋窝NSLN转移增高,P=0.0018;多发肿瘤较单发肿瘤腋窝NSLN转移高,P=0.0029;腋窝SLN转移枚数越多、SLN转移率越高,腋窝NSLN转移率越高,P分别为0.0049,0.0007;SLN未转移枚数越高,腋窝NSLN转移可能越小,P=0.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原发肿瘤大小、肿瘤是否多发和阳性SLN数是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022,0.0160,0.0176。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提示MSKCC模型对本研究机构的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状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为准确预测SLN转移阳性患者的NSLN转移状态,学者们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在各中心资料中,分析最多的临床病理参数分别是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管浸润的状态、转移SLN的数目,证实这三个参量与腋窝NSLN状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也发现原发肿瘤大小、SLN转移枚数与NSLN转移成正相关;脉管浸润1例,NSLN转移阳性,符合率达100%,但病例数过少,统计学未发现其相关性。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多发肿瘤与NSLN转移呈正相关,阴性SLN枚数与NSLN转移成负相关,结果与现行的部分预测方法中涉及相同参量结果相同。我们建议将MSKCC列线图中的SLN的检查方法变更为前哨淋巴结的转移大小会更合适。MSKCCC列线图存在的另一问题是这一模型只适用于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混合癌的乳腺癌患者,对少数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粘液癌、髓样癌、腺癌等)缺乏适用性,原因是MSKCC列线图在发明时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样本数太少,无法统计。结论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其原发肿瘤大小、肿瘤是否多发、阳性前哨淋巴结数、阴性前哨淋巴结数、阳性前哨转移率是与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原发肿瘤大小、肿瘤是否多发和阳性前哨淋巴数是腋窝转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MSKCC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本中心腋窝非前哨淋巴结的转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