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往往将屏蔽腔体分成若干个空间。另外,系统的高度集成化和复杂化使得大量电子设备被设计共存于一个紧凑微小的空间中,虽然彼此被划分到不同的区域,但是由于电磁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和孔缝的普遍存在,各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干扰,其中近场干扰问题尤为突出。不同于远场干扰,近场干扰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多变性,为电磁场孔孔缝耦合问题的研究增加了难度,使得屏蔽体的设计越来越复杂。本文将相邻腔体之间的电磁泄漏看作近场干扰,研究了双层金属腔体的近场屏蔽效能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计算双层金属腔体近场屏蔽效能的解析理论模型。该模型先将近场干扰等效为外层腔体中的电偶极子,进而基于Bethe小孔耦合理论得到孔缝处的等效磁偶极矩和电偶极矩,最后通过等效磁偶极子场和电偶极子场以及腔体的格林函数得到内层腔体的电场分布,计算目标点的屏蔽效能。该模型可以考虑目标点位置、场源位置、孔缝位置和形状以及腔体电导率等因素对屏蔽效能的影响。接着,提出了一种计算带有电容窗结构的双层金属腔体近场屏蔽效能的混合理论模型。该模型先将电容窗看成矩形窄缝或者矩形宽缝,并分别利用等效磁偶极子法和矩量法得到内层腔体的电场分布,计算目标点的屏蔽效能。该模型可以考虑目标点位置、电容窗间距以及电容窗中心点位置等因素对屏蔽效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计算内置条状金属板的双层金属腔体近场屏蔽效能的解析理论模型。该模型同样先基于Bethe小孔耦合理论得到孔缝处的等效偶极矩,进而通过等效偶极子场和推广的腔体格林函数得到内层腔体的电场分布,计算目标点的屏蔽效能。该模型可以考虑条状金属板位置和角度等因素对屏蔽效能的影响。上述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全波仿真软件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的仿真结果一致,证实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为复杂腔体屏蔽效能的快速计算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