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初次化疗毒性现状及其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化疗前衰弱发生现状,化疗后化疗毒性反应发生情况,明确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化疗前衰弱与化疗后发生化疗毒性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用连续抽样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沈阳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普外科、结直肠外科、肛肠科就诊的116名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化疗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以及患者化疗前的衰弱情况,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在患者第一次化疗开始至第二次化疗开始期间收集患者发生的化疗毒性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反应和非血液学毒性反应,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衰弱与化疗后发生毒性反应的相关性以及化疗前衰弱对化疗后发生毒性反应的影响。结果:1、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化疗前衰弱发生现状:116例患者中,化疗前,无衰弱患者8人(6.9%),衰弱前期患者76人(65.52%),衰弱患者32人(27.58%)。2、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化疗后化疗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发生血液学化疗毒性89人(76.72%),1级毒性反应43人(37.07%),2级毒性反应38人(32.76%),3级及以上8人(6.89%),非血液学化疗毒性94人(81.03%),1级毒性反应46人(39.66%),2级毒性反应40人(34.48%),3级及以上8人(6.89%)。3、衰弱与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化疗毒性反应的相关性分析:(1)衰弱与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血液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呈负相关(rs=-0.443,rs=-0.535,p<0.001)。(2)衰弱营养指标与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血液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呈正相关(rs=0.708,rs=0.603,p<0.001)。(3)衰弱情绪指标与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血液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呈负相关(rs=-0.266,rs=-0.484,p<0.001)。4、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化疗毒性反应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学化疗毒性反应在性别、化疗方案、手术方式、衰弱的营养指标四个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非血液学化疗毒性反应在性别、衰弱的营养指标与情绪指标三个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结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中,患者化疗前的衰弱发生率高,其中衰弱前期占65.52%,衰弱占27.58%。患者化疗后血液学和非血液学化疗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72%、81.03%,1~2级血液学和非血液化疗毒性反应发生率高,分别占69.83%、74.14%,在血液学方面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非血液学方面表现为恶心、乏力、神经毒性、呕吐。患者的衰弱及衰弱的营养指标和抑郁指标与化疗毒性反应有相关性,衰弱、营养越差、抑郁情绪越严重的患者发生化疗毒性反应的风险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汉化PANQOL量表,检验其在中国听神经瘤患者中的信效度,为我国听神经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采用双向翻译回译法对PANQOL源量表进行汉化,组织专家委员会整合所有翻译版本和量表组成部分,对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最后选取30例研究对象进行预调查,确定中文版PANQOL量表。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共发放169份问卷,回收166份有效问卷,有效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团队合作下的同伴教育在提升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康复依从性和改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方面的效果,为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康复进一步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脑病康复中心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住院的脑瘫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8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科室常规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制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心脏康复知识、信念、行为问卷,调查冠心病住院患者心脏康复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分析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实施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心脏康复理念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确定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心脏康复操作性定义和知信行概念性定义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初步访谈、专家咨询形成初始化问卷。问卷效度的
目的:调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并开展有效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等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研究类型为描述性研究,抽样方法为连续抽样,研究对象为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两个院区四个肿瘤内科病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患者。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数据录入及分析软件为SPSS22.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
目的:本研究基于治疗路径理论(the model of pathways to treatment)编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OSAHS)患者就医延迟调查问卷,旨在了解OSAHS患者的就医延迟现状,探索OSAHS患者就医延迟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OSAHS患者就医延迟状况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胶质瘤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胶质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调查胶质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为针对胶质瘤患者制定特异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沈阳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和住院的167例胶质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工具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胶质瘤患者一般人口学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资料收集。使
目的:初步研制前列腺癌患者健康素养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构建问卷维度和条目池,其中访谈法主要验证和完善问卷维度和条目,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问卷条目修改和内容效度检测,然后选取1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语言调适,并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188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便利抽样收集数据,采用临界比值法、题总相关法和Cronbach’sα系数法进行条目筛选,采用探索性因子
目的:比较Morse跌倒评估量表、Hendrich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的评估所用时间、评定者间信度、评估结果的相关性、护士使用评价以及首选率,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可靠、有效、实用的依据。方法:1.量表使用评价:使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24h内,完成患者一般资料的收集,使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Hendr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发布的与老年痴呆沟通护理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专家会议法构建出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为今后对相关照护人员进行有关痴呆患者沟通护理的循证护理实践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等级与质量评定,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初步形成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的相关实践方案
目的:调查成人癫痫患者的病耻感、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现状,分析癫痫患者病耻感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探讨癫痫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癫痫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改善癫痫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辽宁省2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和癫痫专病门诊的成人癫痫患者163人(男77人,女86人,年龄18~65岁),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