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具有评估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9年5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以上患者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划分为两个组,即发生心血管事件组(MACE)和非发生MACE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比较;根据Fib和发生MACE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具有评估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9年5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以上患者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划分为两个组,即发生心血管事件组(MACE)和非发生MACE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比较;根据Fib和发生MACE组患者人数绘制了ROC曲线图,根据最佳截断值(OFF-CUT)分为高Fib组和低Fib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再对STEMI患者PCI治疗后的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及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纤维蛋白原与STEM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MACE组患者Fib水平远远高于非MACR组患者(P<0.05),ROC曲线结果证实Fib对于STEMI患者发生MACE有预测价值(P<0.05);一年内高值组发生MACE的风险大于低值组患者(P<0.05)。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为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HR:3.301,95%CI 1.003~5.279,P=0.04);根据最佳截断值划分了高值组和低值组,将两组进行发生MACE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为低值组患者生存率要高于高值组患者。结论:纤维蛋白原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相关,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molecules,TIM-1)在脓毒症(Sepsis)中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脓毒症预后相关因素,探讨TIM-1在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临床预后中的预测价值,以期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提高脓毒症生存率。方法:抽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病区确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MDS患者210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MDS相关的34种突变基因,统计各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分析基因突变与年龄、血常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疾病亚型、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等的关系,并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4例中青年EH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TOD的相关指标以及入选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并由此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别根据LVMI、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颈动脉超声将入选对象分组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相关性分析分析MHR
目地:探讨2型糖尿病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同时探讨内皮功能损伤对HFmrEF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HFmrEF患者87例,未合并糖尿病的HFmrEF患者98例和体检健康者70例,详细记录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ɑ、
目的通过检测阵发性房颤患者外周血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的水平探讨GDF-15单独以及结合其他炎症标志物与阵发性房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7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35-79(62.65±13.74)岁;另选一般资料与房颤组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与最优药物治疗对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的远期预后,同时比较在侧支循环良好的CTO患者中的远期预后。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纳入我院2015年5月-2019年12月冠脉造影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361例,根据不同治疗策略将纳入患者分为CTO-PCI组(n=169)和CTO-OMT组(n=192),同时通过Rentrop分级评估这361例CTO血管的侧
目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血小板的清除主要是由血小板膜糖蛋白(GP)自身抗体Ig G引起的,相关研究提示继发免疫性血小板患者体内也可检测到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本文旨在探讨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浆中抗血小板GP IIb/IIIa及GP Ib/IX抗体的表达、出血评分差异、抗体阳性表达与抗体类
目的:采用16S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墨玉县体检口腔健康人群及慢性牙周炎人群之间、不同程度的牙周炎人群之间、高血压合并牙周炎人群及单纯牙周炎人群之间的牙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及其差异性。方法:采集墨玉县体检口腔健康人群、慢性牙周炎及高血压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菌斑样本,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sequencing)对牙菌斑微生物行多样性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04—2020-04于我院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且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参数齐全的ACS患者426例,根据住院MACE的存在情况,将纳入的患者分为MACE组(n=104)和非MACE组(n=322)。根据Gensin
目的:研究Shh信号通路中Smo抑制剂联合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UTZ-1细胞株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UTZ-1细胞株,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q RT-PCR法检测细胞Smo和Gli-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mo、Glil、P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