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油杉不同种源的生长及土壤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隶属松科(Pinaceae)油杉属(Keteleeria),是我国特有常绿大乔木,是山地造林、用材林和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本文通过对2个试验基地4个种源江南油杉幼林生长量和土样不同层次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的研究,以期揭示江南油杉幼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的差异,探讨江南油杉幼林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的关系,为江南油杉引种栽培和人工林营建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2个试验基地4个江南油杉种源间地径和树高差异均不显著。老虎岭试验基地,望谟种源地径和树高最大。大桂山试验基地,隆林种源地径和树高最大。2个试验基地间,隆林种源江南油杉幼林地径差异显著,树高差异极显著。(2)同一试验基地相同种源的土样不同层次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差异较大,如:老虎岭试验基地,博白种源土样不同层次间土壤容重、有机碳、微生物量的碳含量和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桂山试验基地,福建种源土样不同层次间土壤有机碳差异显著。(3)同一试验基地相同土样层次不同种源间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差异也较大,如:老虎岭试验基地,0-20 cm土层,福建种源土壤容重、有机碳、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最大;大桂山试验基地,20-40 cm 土层,望谟种源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微生物量的碳含量和氮含量最大。(4)同一种源相同土样层次不同试验基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差异明显,如:福建、望谟种源0-2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容重、pH值在2个试验基地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博白种源20-40 cm 土层土壤全磷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pH值在2个试验基地间差异显著。(5)老虎岭试验基地,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全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H值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量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0-40 cm 土层内,土壤容重与微生物量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大桂山试验基地,0-20 cm 土层内,土壤pH值与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0-40 cm土层内,土壤pH值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老虎岭试验基地,20-40 cm土层,幼林地径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树高与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大桂山试验基地,0-20 cm 土层,幼林地径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树高与微生物量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其他文献
喹乙醇(Olaquindox,OLA)是一种可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的喹噁啉类抗菌促生长剂,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瘦肉的生成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也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
近年来,失业率问题席卷全球,尤其是年轻人在寻找工作是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加之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通道转向中低速平稳发展,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了难解的社会痛点。究其原因,一
随着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不可避免的因排放或泄露而进入水环境中。已有研究表明,由于CNTs具有的极好吸附亲和力和极大的吸附容量,使得CNTs易成
城市森林是以各种林地为主体的一种生态系统。通过城市森林建设,减轻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带来的负面影响。硝化作用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关键环节,而细菌被认为是催
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尤其是良好的抗凝血性是血液接触材料最主要的性能要求已有文献报道二氧化钛(TiO2)在紫外辐照时产生活性氧物质(ROS),能改性TiO2表面,使TiO2具备阻抗纤维蛋
厚厉螨科(蜱螨亚纲:中气门目)是自然界有机物的分解者,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分类研究较为活跃,但目前主要集中在斯洛伐克、土耳其、印度、日本、伊朗、俄罗斯、
菊粉是一种贮藏性多糖,是近年来科学家重点研究的糖类之一。菊粉主要存在于菊科植物中,尤其在菊芋中含量最高。菊粉可以被菊粉酶水解成果糖或低聚果糖。菊芋具有极强的耐寒能
杉木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由于人们盲目追求速生丰产、不断扩大造林面积,出现了严重的纯林化、集约化、大面积集中连片和多代连栽等现象,从而造成杉木林地力衰退
基层政府处于国家机构中服务群众的基础性位置,通过实行绩效管理能够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关于基层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吕良镇人民政府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丰富经验,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搜集整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成就并加以借鉴。基于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关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对绩效、政府绩效管理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胞浆内α-synuclei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