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钙粘蛋白(E-cadherin,又称uvomorulin,cell-CAM 120/80和Arc-1)是一类钙离子依赖的介导相邻细胞间粘附的Ⅰ型跨膜糖蛋白。E-钙粘蛋白包含一个具有5个钙粘蛋白重复序列的胞外结构域,主要控制钙粘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位于胞浆内的高度保守的C-末端序列。 E-钙粘蛋白分子中有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N-X-S/T),其中一个存在于胞内肽段的位点糖基化可能性不大,其余5个均存在于胞外肽段范围内,分别为AA372-374(N-P-T),AA554-556(N-S-T),AA566-568(N-G-S),AA619-621(N-T-S)和AA634-636(N-W-T)。进一步比较研究发现,5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中,只有AA566-568为人独有的,而其它4个潜在糖基化位点较为保守,在小鼠和鸡E-钙粘蛋白中同样存在。 E-钙粘蛋白在许多上皮组织细胞中有表达。许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表面E-钙粘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去分化,侵袭和转移均有关系。而E-钙粘蛋白缺失可能是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和侵袭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当肿瘤细胞中重新导入E-钙粘蛋白后,会导致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下降,所以E-钙粘蛋白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同时又是一种侵袭转移抑制基因。 E-钙粘蛋白作为一种糖蛋白,其分子中的N-糖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还不清楚。为了阐明E-钙粘蛋白N-糖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我们首先将E-钙粘蛋白分子中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Asn372,Asn554,Asn566,Asn619和Asn634分别突变成谷氨酰胺Gln,构建突变不同糖基化位点的E-钙粘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分别去除E-钙粘蛋白不同位点上潜在的N—糖链,我们还构建了一个同时缺失上述5个糖基化位点的E-钙粘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分别将这些质粒及野生型质粒转入不表达E-钙粘蛋白的MDA-MB-435高侵袭性的乳腺癌细胞株,得到了相应的稳定转染细胞株。研究E-钙粘蛋白糖链缺失前后对细胞间聚集、细胞周期、增殖、迁移和伸展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E-钙粘蛋白N-糖链对E-钙粘蛋白分拣、转运和分泌等的影响;N-糖链对E-钙粘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影响,以阐明E-钙粘蛋白分子中N-糖链的生理功能。 为了阐明E-钙粘蛋白各糖基化位点上N-糖链的存在情况,我们用肼解法、凝集素法、糖苷酶酶解法和质谱方法检测了E-钙粘蛋白N-糖链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当Asn-372,Asn-554,Asn-566和Asn-619 N-糖基化位点突变后,从肼解法的结果可以看出E-钙粘蛋白的糖链含量明显下降,提示在这四个位点上均有N-糖链存在。观察Mu-372/554/566/619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当Asn-372,Asn-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