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总结和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心脏病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二尖瓣成形术153例患者,其中男81例,女72例,平均年龄为(26.41±24.61)岁(0.2~74)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Ⅰ级24例,Ⅱ级43例,Ⅲ级75例,Ⅳ级11例。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4岁患者)左房直径(LAD)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和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心脏病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二尖瓣成形术153例患者,其中男81例,女72例,平均年龄为(26.41±24.61)岁(0.2~74)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Ⅰ级24例,Ⅱ级43例,Ⅲ级75例,Ⅳ级11例。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4岁患者)左房直径(LAD)25.86±7.57(13~50)mm,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31.80±7.73(18~49)mm,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19.09±5.53(8~34)mm,左室射血分数(LVEF)71.07%±7.05%(56%~89%),(≥14岁患者)左房直径(LAD)44.85±9.99(29~69)mm,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53.89±11.85(32~93)mm,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35.26±10.30(16~8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2.27%±8.68%(35%~78%)。术前二尖瓣返流程度:轻中度返流13名,中重度返流86名,重度返流54名。病因:先天性心脏病97(63.40%)例,退行性心瓣膜病30(19.61%)例,风湿性心脏病8(5.23%)例,缺血性心脏病4(2.61%)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9(5.88%)例,左房粘液瘤5(3.27%)例。手术前采用术前讨论结合术前超声心动图及其他检查,对患者进行手术情况评估。手术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或深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先对瓣叶及瓣下结构改变完成瓣膜成形术,后行瓣环成形术:采用瓣叶裂隙修补、瓣叶部分切除缝合、缘对缘技术、腱索折叠或转移成形、人工腱索成形、交界成形、双孔法成形、人工瓣环成形等手术方法。术中注水试验观察瓣膜反流及开合情况,纠治完成后再次注水观察瓣膜启闭情况。心脏复跳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瓣膜开合情况及瓣膜功能,提示返流在轻度以下无二尖瓣狭窄视为成形手术成功。结果153名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因成形失败改行二尖瓣置换1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0.65%,死亡原因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剩余151名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术后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4岁患者)左房直径(LAD)20.82±4.89(12~35)mm,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26.33±5.66(14~40)mm,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17.26±4.87(9~31)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6.06%±10.72%(33%~90%),(≥14岁患者)左房直径(LAD)36.44±7.21(25~59)mm,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46.26±7.31(32~66)mm,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32.05±8.64(19~59)mm,左室射血分数(LVEF)57.20%±9.86%(29%~75%)。二尖瓣反流程度:无反流或微量反流104例,轻度反流35例,中度反流9例,重度反流3例,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各项指标与术前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名患者出院后予以门诊定期复查及电话短信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138名患者随访率91.4%,平均随访时间(19.2±16.7)月,随访时间1月至49月。术后随访3(2.17%)名患者再次手术。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再次手术、二尖瓣狭窄、血栓、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心电图未见新发房颤,心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心脏彩超返流情况及各项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根据不同二尖瓣病变的类型及人群,采用不同的成形方式以及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在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时,同期矫治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湘西地区早孕期传统血清学生化指标(PAPP-A、游离人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对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的筛查效率及分析,了解早孕期唐氏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一站式临床风险评估(OSCAR)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它的筛查效能,并为其临床筛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湘西州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早孕期DS和18三体综合征
异腈常作为有机合成反应中一类重要的活泼合成子,用于高效合成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以及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含氮非环或含氮杂环化合物。近几年,钯催化异腈参与的各类反应,特别是异腈插入反应已被广泛关注、研究以及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致力于钯/铜协同催化或稀土金属催化异腈参与反应合成N-二炔基亚胺、噻二唑并二噻唑、双胺硫代亚乙基苯甲酰胺等含氮化合物的研究,为高效构建含氮分子或杂环衍生物和与其相关
目的:通过分析1例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查阅并录入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探讨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策略,增加临床医生尤其是介入医师对SCAD的认识,避免诊断的遗漏及误诊,以便及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下称本院)心血
城镇化过程中,高强度的土地开发以及人口的剧增对区域生态环境、粮食安全、未利用地转移等造成的影响日益显现。“三生空间”的提出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长三角为研究区,采用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五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对长三角“三生空间”用地进行识别,借助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区位熵、重心迁移理论等方法对2000—2020年长三角“三生”用地时空演变展开具体
随着时代的脚步,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大量的数字产品在线上线下快速传播,由于没有很好的保护产品的方法,因而侵害版权的事件频频发生。数字水印技术保护产品版权的能力较好,因此这种技术被广泛的使用。为了能够提高数字水印的性能,得到优越的鲁棒性及水印的不可见性,文章提出两种对水印嵌入位置进行优化的算法。通过仿真实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这两种算法具有优越的不可见性与鲁棒性。本文的两个主要内容:
湘西方块苗文承载着丰富的苗族文化,为促进湘西苗族特色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供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苗文机器识别对湘西方块苗文的传承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机器进行方块苗文识别起步较晚,研究不够完善,因此,对湘西方块苗文机器识别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与人脑神经突触类似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且神经网络具有自动获取学习特征、自适应的能力、信息处理的优势。通过信息的不断学习,数据的分
人体行为预测作为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智能安防、人机交互、增强现实等场景下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双人交互行为预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大部分方法使用的是通过提取RGB数据特征的方法进行预测。相对于使用RGB数据的预测的方法,利用人体骨架信息预测行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利用人体骨架提取来获取双人骨架数据,并预测双人交互行为视频数据中的行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
背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是一种罕见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是全球范围内SCA系列疾病中最为多见的类型。SCA3临床表现复杂,高度异质性和基因多效性是本病的特点。分子遗传学检查为目前明确诊断的唯一标准,但由于价格相对昂贵,使其未能得以普遍运用。加之临床上对该类疾病认识不足,使得疾病的误
数学运算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学运算更是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尽管如此,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还是面临着诸多问题,这意味着高中数学教学也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就目前来看,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相对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便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为了了解民族地区高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水平现状,本研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