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每年的中央l号文件均对支持和服务“三农”作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支农再贷款是国家支持三农、扶持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金融支农政策。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支农再贷款业务逐渐萎缩、贷款规模大幅下降,影响到了支农再贷款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同时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我们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海南省支农再贷款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新时期支农再贷款业务萎缩的问题和原因,然后在结合国外支农信贷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制约支农再贷款政策效果发挥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探讨支农再贷款政策如何既能继续发挥支农、扶农的宏观目的,又能切合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市场化取向,从而实现中央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在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双方共赢。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在面临农信社改革等新的形势和新的背景下,支农再贷款政策和制度须进行如下调整:第一,提升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支农政策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第二,改善支农再贷款管理模式,科学调配支农再贷款限额;第三,调整再贷款利率政策,切实起到惠农作用;第四,探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确实保障农村金融收益;第五,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规律,适当调整支农再贷款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