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手机制造业从无到有,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块系统。本文分析了模块化的驱动因素,认为手机系统的可分性使模块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持模块化的演变,模块化适应了厂商降低成本的需求,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模块化使国内企业以代工的方式进入手机产业,但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很难维持。 模块化对手机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的影响可以从模块集成商和模块制造商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模块集成商可以分为“舵手”型企业和非“舵手”的模块集成商。标准的竞争是“舵手”型企业竞争的焦点,大量非“舵手”的模块集成商凭借低成本和高产量参与竞争,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其无法参与标准的制定。核心层和中间层的竞争中,国外企业占主导地位,国内企业主要在表面层的竞争中具备优势。 最后,本文对模块化条件下国内手机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认为国内企业应重点扩展国内的3G市场和国外的2G市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争取参与标准的竞争,应推动新一轮的模块整合,通过企业之间的模块化整合提升竞争力,政府应充分发挥行业监管的职能,为模块化提供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