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骆驼俑作为随葬动物俑的一种,自北朝起常见于墓葬俑群中。墓葬中骆驼俑形象的发展和变化及其在俑群组合中的关系,为研究北朝隋唐时期的随葬陶俑制度及丧葬理念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通过对北朝隋唐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骆驼俑进行统计可知,北朝时骆驼俑主要发现于中原地区的墓葬,隋唐时期出土有骆驼俑的墓葬大幅增加,集中发现于两京地区,并且分布更为广泛,在江苏、四川等地的墓葬中也有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骆驼俑作为随葬动物俑的一种,自北朝起常见于墓葬俑群中。墓葬中骆驼俑形象的发展和变化及其在俑群组合中的关系,为研究北朝隋唐时期的随葬陶俑制度及丧葬理念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通过对北朝隋唐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骆驼俑进行统计可知,北朝时骆驼俑主要发现于中原地区的墓葬,隋唐时期出土有骆驼俑的墓葬大幅增加,集中发现于两京地区,并且分布更为广泛,在江苏、四川等地的墓葬中也有发现。从北朝隋唐骆驼俑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出,各时期骆驼俑的出土地多集中于都城附近。对骆驼俑进行类型学研究可知,其主要有双峰驼、单峰驼、无峰驼三类,其中双峰驼俑发现最多。驼俑姿态主要有立、卧、半立半卧三型,根据其背部装饰可进一步分为无负重、载物、载人、既载物又载人等亚型,装饰的具体内容则作为式的划分依据。通过对北朝隋唐骆驼俑进行分期研究可知,北魏时骆驼俑多装饰简单,北魏分裂之后驼俑背部装饰内容逐渐复杂,除帐架、驮囊外往往还挂有物品,并且出现胡人骑驼俑。隋唐时期随着丝路贸易的深入,骆驼俑背部的装饰内容较北朝更为繁复,三彩器的流行也为对驼俑所驮物品的精细刻画提供了条件。对骆驼熟悉程度的加深使这一时期骆驼俑背部装饰不再满足于表现丝路贸易,三彩载乐骆驼俑的便是唐朝胡汉文化相互融合的直接体现。骆驼俑在俑群中组合关系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北朝时骆驼俑多与牛车、马成组,唐时骆驼俑与马成组,作为出行仪仗俑的一员,牛车则逐步消失。而身型较小且背部无装饰的骆驼俑则加入到由家禽家畜俑构成的动物俑组合中,并且常为数个同出。骆驼俑之所以出现并流行于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中,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魏晋以来各游牧部族向内地迁移,将骆驼带入了生产生活中,进而促使官方设立专门机构对骆驼的养殖和生产进行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骆驼管理机制;二是中原与西域地区的密切往来给民族间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条件;三是丝路贸易的兴盛使外来商品和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的渗入。对骆驼俑所体现出的外来文化进行分析,可对这一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情况及民族迁徙与融合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其他文献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封闭在家,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了公众获取疫情信息、情感交流表达的重要渠道,因而也成为了主流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平台。身处后真相时代,相比于事实,情感成为了更容易左右公众意见表达的关键因素。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公众健康担忧、信息恐慌等负面情感,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下文简称“官微”)作为此次疫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承担着议题
红柯是当代陕西文坛中独具特色的一名作家。2019年,红柯中短篇小说集《狼嗥》英文版在英国上市。该小说集由两部中篇、六部短篇组成。其中,红柯以诗性灵动的笔触刻画了远方的广袤域土及草原儿女们平凡的生活。故事或传递出人类间相通的情感,或涤荡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尘埃。生态翻译学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和翻译理论进行描述。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其理论基石“适应/选择”为出发点,以《狼嗥》英译版为研究对象,从翻译
英语绘本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更能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英语场景所蕴含的知识、深意。微课为绘本教学搭建了创新之路,也为学生获得良好阅读体验创造了条件。教学中,笔者对微课与绘本的融合展开了一系列实践,通过微课为学生阅读绘本提供引读、指导,关注英语语言知识点,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促进英语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发,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4年的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事件以及2020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都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在传播速度、传播手段和受众面等也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政府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者,如果无法准确的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将会给后续的决策和处置带来
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数学教学已不仅仅包括对于知识和科学思想的学习,也包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学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的教育生态结构得到重塑,互联网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课程正在进行跨界融合。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与互联网的结合,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学文化渗透进小学教育的过程,并提出相应的渗透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
在税收征管中,涉税信息是税务机关征税的主要依据,也是纳税人承担纳税义务的前提,涉税信息权是纳税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实践中,税务机关漠视纳税人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侵犯纳税人涉税信息权的情况较为严重,而涉税信息权关系到纳税人的商业秘密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旦泄露会对纳税人的权益造成极大的损害,也会对其纳税积极性和税收遵从度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纳税人的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如何在合法的基础上获取,同时在有效利
规约与抗争是流散文学经久不衰的创作主题,也是流散人群在主流社会解构殖民话语、争取平等生存权利的文学再现。21世纪流散文学书写表现出显著的世界性转向,华裔作家也在创作中积极探索解构规约性殖民话语的路径。伍绮诗新作《小小小小的火》不再局限于族裔化主题,而是塑造了一个坚守个性的“边缘人”主人公,将焦点转移到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文关切。小说通过主人公米娅放逐式的生活方式以及她在保守社区西克尔高地跨越文化边界、
在我国寿险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几家大型寿险公司占有,寿险行业呈现出少强多弱的竞争格局,中小寿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何安全、高效地运用寿险资金,成为中小寿险公司在竞争中能否获取利润并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而,对中小寿险公司资金运用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有利于为中小寿险公司提升资金运用管理水平、改进资金应用的风险管控等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在对寿险资金运用及其风险管理的相
食品安全对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我国刑法经历数次修改,形成了管控食品安全的体系。但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依旧严重,相关案件频现,严重危及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刑法对食品安全的规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与刑法规制现状。本部分先明确了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其次介绍了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现状,即对刑法中两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纲"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从主体来讲是人的共同体,是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