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引入并修订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初步测试其在我国临床的适用性,为妇幼保健工作者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水平提供有力工具,同时通过母乳喂养自信心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提供参考性信息,指导妇幼保健工作者制定干预措施,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水平。 【方法】按照心理测量学上量表修订及评价的一般程序,对原量表进行翻译、专家评审、预试验、修订,原量表的1个条目被删除,指导语及7个条目得到完善。随后将其投入到186例的临床样本中进行正式试验,评价量表修订版的项目区分度、信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另外,根据班杜拉自信心理论框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结合艾氏产后抑郁量表对母乳喂养自信心的影响因素做探索性分析。 【结果】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修订版的信度较高,各项目区分度均表现为理想水平,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结构与理论结构基本符合,量表得分与产后1、2月婴儿喂养方式的显著相关性则表明预测效度也较满意。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观,母乳喂养自信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喂过孩子的朋友对产妇哺乳技巧的评价;喂奶时的精神紧张程度;产妇的文化程度;母亲/婆婆是否对产妇提供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结论】作者对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修订版)的临床意义和适用性做出论述,以班杜拉自信心理论为框架讨论母乳喂养自信心的影响因素,随后为自信心理论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提出见解。